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放眼全国,直线100公里范围内,同时具备一座旅客吞吐量3000万级客运机场和一座货邮吞吐量80万吨级货运机场,仅有湖北一家。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聚焦客运,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主攻货运,这种既分工又协作的创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重复投入,最大化发挥了两场各自的优势。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要求湖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
毫无疑问,以天河机场和花湖机场为核心构建的湖北民航客货“双枢纽”,就是落实上述要求的关键抓手。
去年12月,武汉市印发《武汉市联动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打造“空中出海口”工作方案》,为湖北民航客货“双枢纽”高效联动、协同发展规划路线图。
湖北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锚定“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目标,依托花湖、联动天河、多式联运、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物畅其流”的花湖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打造“人享其行”的天河“国际门户+国内枢纽”,共同打造内陆“空中出海口”,推动湖北“九省通衢”向新时代“九州通衢”加速跨越。
“双枢纽”高水平联动的基石,是每一座枢纽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天河机场延续2024年旅客吞吐量重返中部第一的昂扬态势,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了其中部航空“龙头”的实力与担当。
从数据来看,旅客吞吐量789万人次、国际旅客吞吐量36.5万人次、中转旅客吞吐量87.2万人次、保障航班5.6万架次,天河机场四项核心指标持续保持“四个中部第一”。
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是航空物流服务体系的核心节点,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民航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作为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花湖机场担负着代表中国参与全球航空物流竞争的重任。
今年一季度,花湖机场累计保障货运航班超8500架次,货邮吞吐量完成3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7.5%、92.2%,“开门红”成色十足。
截至目前,花湖机场已累计开通货运航线95条,其中国际货运航线38条,辐射欧美、亚非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点42个,通达28个国家和地区。
“双枢纽”高水平联动的路径,在于功能互补、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2024年8月7日,光谷超级物流中心(光谷货站)揭牌启用,这是湖北省唯一一个航空前置货站,也是全国第一家网状驳运型航空前置货站。
光谷货站的诞生,让天河机场和花湖机场具备了安检互认、海关前置的条件,实现20分钟、200米走进“机场”、走出“国门”,光谷企业在“家门口”完成空运进出口全流程作业,提升了物流效率约30%。
一系列创新动作,正加速推进“两场联动”从概念变为实践——
去年12月,湖北空管分局接管花湖机场进近管制服务,标志着天河、花湖两场将共享统一的指挥标准,有力提升航班起降效率。今年,湖北机场集团将着力推动天河、花湖两场总规一体化修编,统筹谋划两场功能分工和政策协同。机场高速二期、燕矶长江大桥等配套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网络也在加快成形,致力打通客货流转的“最后一公里”。
“花湖机场将锚定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目标不动摇,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推进机场建设发展,不断提升全球知名度、影响力、辐射力。”湖北机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昔时“货到汉口活”,如今“货到花湖快”。花湖机场乘风起势,联动天河机场能级跃迁,将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注入空前澎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