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贺玲 谭莉莉)“我被骗了!钱已经汇到香港了!请一定帮帮我!”3月25日下午15时50分,中国银行襄阳新华支行大厅的电话铃声急促响起,电话那头传来翟女士焦急的求助声。这个跨越1000公里的紧急呼救,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跨境资金拦截战。
正在福州出差的翟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股票直播间的留言竟成了诈骗陷阱的入口。自称“金牌理财师”的陌生人通过私信精准推荐“港股暴富秘籍”,专业的话术、精心设计的虚假平台,让翟女士在对方指导下通过手机银行汇出1万港币。直到看见收款账户是香港个人账户,她才惊觉可能遭遇诈骗。
“立即启动跨境止付应急预案!”新华支行内控副行长接到综服经理报告后,秒级响应。柜员调取汇款记录、市分行清算专员直连省分行、境外银行实时查询,三级联动机制高速运转。省分行支付清算部负责人紧盯时钟:“资金已到境外收款行,但尚未入账!快发SWIFT止付报文!”
16时17分,身在福州的翟女士正在补办止付申请手续时,境外银行传来关键消息:资金冻结成功!从客户求助到完成拦截,仅用27分钟。3天后,当1万港币原路退回账户时,翟女士对着手机银行余额截图反复确认,哽咽着拨打95566:“谢谢你们为我守住了血汗钱。”
这场成功的拦截背后,是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反诈作战体系”的持续升级。针对跨境电诈资金“追查难、拦截难”的痛点,该行创新建立“基层直报-省级对接-境外响应”三级应急机制,将止付报文发送时效压缩至30分钟以内,极大提升了拦截跨境诈骗资金的应急处理效率。
“每笔跨境汇款都可能关联着老百姓的救命钱。”省分行支付清算部负责人表示,该行正在优化升级智能风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识别可疑汇款。在福州远程办理业务的翟女士对此深有感触:“以后再也不会轻信'高收益'陷阱,这次教训让我明白,银行的'唠叨'提醒都是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
在这场与诈骗分子赛跑的较量中,银行系统的应急响应每快一秒,客户的“钱袋子”就多一分安全。当跨境金融遇上电信诈骗,不仅需要织密技术防护网,更要构筑起全民反诈的金融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