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倩)3月19日,襄阳市长虹北路学校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飘出了阵阵诱人的香气。原来,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进课堂”劳动实践课,师生们一起动手制作蛋炒饭,在实践中感受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当“粒粒皆辛苦”遇上“蛋炒饭的诞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课堂伊始,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朗诵古诗《悯农》。随后,老师从这首诗引申开来,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美德,以及蛋炒饭这道家常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
从课本到厨房,在实践中感悟文化
理论学习结束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起来化身“小小厨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分工合作,洗菜、切菜、打蛋、翻炒……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全神贯注,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色香味俱全,劳动成果令人欣喜
经过一番努力,一碗碗金黄诱人、香气扑鼻的蛋炒饭新鲜出炉。同学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动手做的蛋炒饭,比平时吃的都要香。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学科融合,让学习更生动有趣
此次“传统文化进课堂”劳动实践活动,将语文、劳动、传统文化等学科知识有机融合,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不仅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长虹北路学校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此次“传统文化进课堂”劳动实践活动,是学校积极探索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尝试。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在校园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