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郭峰)2月25日,在老河口市张集镇闫家村1组,村民王小田熟练地搬移抽水塑料管,给自家的麦田浇灌返青水。不远处,国网老河口市供电公司张集供电所所长赵闯带着两名运维人员正在对田间地头的灌溉用电线路进行巡视。
工作人员对田间地头的灌溉用电线路进行巡视。通讯员 供图
“去冬今春持续干旱,‘惊蛰’节气前后麦苗进入拔节期,正是浇灌返青水的关键时期,自从地头装上了三相动力电,春灌格外省力。”王小田说,12亩小麦分布在三个地块,使用机井灌溉,可以在5个小时内完成12亩小麦的返青水浇灌。
张集镇是老河口市粮食生产大镇,素有“张集熟,河口足”“鄂西北粮仓”之称。目前,张集镇小麦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优质小麦良种繁育面积2万亩,亩产450公斤以上,每年为张集镇及周边农村地区提供良种1500吨以上,基本满足当地的小麦种业需求。
生产人员在田间了解村民灌溉用电需求。通讯员 供图
“张集镇政府聚焦现代种业,发展良种小麦繁育种植,夯实小麦丰产丰收、高产稳产的基础。”赵闯说,“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张集镇的地貌属于岗地,农业灌溉以河沟提灌和机井灌溉为主。围绕春耕春灌期间村民用电特点,我们在加强线路巡视,保障可靠供电的同时,不断细化服务举措,方便村民报装接电。”
2月15日以来,张集供电所抽调15名生产人员组成5个小组,对张集镇的5条10千伏线路进行拉网式巡查。截至2月22日,张集供电所已完成5条10千伏线路的巡视和消缺工作,共消除线路隐患6处。
“春季是鸟类繁殖的季节,位于田间的电杆上经常会有鸟儿筑巢,掉落的树枝碰触线路开关设备后,容易引起线路跳闸故障。”张集供电所运维班长李克万说,“目前,15名生产人员在完成线路拉网式巡查和消缺工作后,依然不停歇,坚持每天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一次‘回头看’,特别是有鸟儿筑巢的杆塔位置,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避免因线路跳闸故障对春耕春灌用电造成不便。”
春耕春灌期间,张集供电所针对村民灌溉用电报装,优化业务流程、缩短装表接电时间。“麦田早一天浇上返青水,麦苗的长势就能早一天变样,丰收就多了一份希望。”赵闯介绍,张集供电所按照网格划分,由10名电力网格员分别对接张集镇的33个行政村,在春耕春灌期间,坚持每天进村入户一次,提前掌握村民灌溉用电需求,及时提供电力供应。
3天前,张集供电所电力网格员张晓华在张集镇闫家村开展用电走访时,了解到了王小田的灌溉用电需求。
原来,王小田在去年秋收过后与邻居协商调换地块,把自己的12亩麦田整合到了相邻的三个地块。“零散的地块进行整合后,不管是耕种、浇灌,还是收割,经济性都好。”王小田说,“12亩麦田,打1个机井就够用了。”
2月22日上午,张晓华路过王小田的麦田时,王小田刚刚打好了机井,正准备去张集供电所申请报装三相动力电,于是,张晓华就在王小田的地头,帮他制定好了供电方案,并指导王小田通过“网上国网”App现场办理用电申请业务。
次日上午,张晓华带着张集供电所的施工人员来到闫家村1组,为王小田的麦田敷设机井灌溉用电线路,并装表接电。合闸送电后,奔涌而出的井水洒向田间,滋润着绿油油的麦苗。
“春耕春灌用电季节性强,我们改变过去的报修服务方式,由坐在24小时值班室里等客户的报修电话,改为网格员、运维人员主动出击,走进田间地头和农户家里,主动问需求、排查故障、消除用电安全隐患。”赵闯介绍。
截至2月25日,张集供电所已为17座抽水泵站和86处机井进行“用电体检”,消除了村民灌溉用电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