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警惕冒用“公务用车”标签

□ 龙敏飞

林女士在排队洗车时,遇到一辆车门印着“省级机关公务用车”的轿车强行加塞。下车理论时,对方向林女士方向继续开车,致林女士滑倒摔伤。后经相关部门核查,涉事车辆实际为私家车,系车主擅自在淘宝购买了“公务用车”车贴粘贴。(2月26日澎湃新闻)

近年来,各地假公务用车事件频频发生。有私自改装成公务用车的,也有私自贴“公务用车”标识的。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相关关键词,从党政机关到执法部门的各类车贴,可谓“琳琅满目”,不仅价格低廉且销售量居高不下,暴露出电商平台严重的监管失职。另一方面,法律层面的模糊地带也让非法之徒有机可乘。尽管《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对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有明确规定,但对车贴这类“软标识”的监管,仍然存在一定的盲区。

公务用车粘贴专用的“公务用车”车贴,是公务用车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是为了方便公众监管公务用车的使用,遏制公车私用、滥用。而假冒的“公务用车”标签为何会有市场?这一行为暴露出某些人扭曲的“特权意识”,仿佛贴上“公务用车”的标识,不是为了被监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特权”。电商平台对“公务用车”车贴的不管不顾,就是对这一乱象的间接纵容。

治理公务车贴冒用现象势在必行,电商平台要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对涉及公权力标识的商品严格把关,保持“零容忍”姿态,强化关键词过滤职能,加大对违规销售的处罚力度,从源头上进行防范。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公务车贴管理细则,明确标识的使用范围、制作标准及法律责任,让监管有法可依。充分发挥公众力量,建立统一的公务用车信息查询平台,推广防伪技术,让公众监督落地生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警惕冒用“公务用车”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