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真真)位于光谷的九峰山实验室,投用两年多来,全球首片硅光铌酸锂集成晶圆等多项世界级创新成果、业界亟需攻克的技术方案不断涌现,全球57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前来寻求合作,30多家创新企业在其周边安营扎寨,被盛赞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典范”。
“我们要深化推广‘政府投资+大企业赋能+专业团队运营’的九峰山实验室模式,坚持‘产业出题、科研答题’导向,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更大力度布局建设一批新型创新平台,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1月13日,武汉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光谷以应用为导向重塑创新链,聚焦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企业研发不敢投入等问题,探索搭建共享性、开放性、普惠性的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通过创新供需对接、资源汇聚、政策赋能,推动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集聚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目前,该平台已入驻用户11.5万家、发布需求6.2万项、成功匹配1.8万项,累计促成合作金额超100亿元。今年以来,华科大、武大等高校成果就地转移转化量同比增长38%。
下一步,光谷将加快完善“一平台一基地一基金一园区”的成果转化体系,围绕九峰山实验室、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现有平台,重点补齐小试、中试等专业服务平台短板,打通从技术到产品的关键环节,集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为光谷未来产业发展抢占制高点。
一直以来,光谷始终把支持科研人员向创业者转变作为重要的人才工程、未来工程,以创业为路径激活人才链。上述负责人表示,光谷将更大力度推动创新创业,深化校地协同创新,依托华科大、武大等高校创新资源,加快环华科大创新发展带建设,完善“孵化—中试—投资”一体化服务体系,让高校科技成果在光谷就地转化、师生创业梦想在光谷落地开花。同时,激活大企业创新动能,鼓励行业龙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卡脖子”环节开展联合攻关,通过内部创业孵化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新物种”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活力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