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融会贯通把握党的创新理论

□ 吕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下简称“第五卷”),集中展现了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深刻揭示了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进一步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卷至第五卷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全景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创立历程,展现了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在守正创新中逐渐升华的宏大历程。

一是时间维度接续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涵盖党的十八大至党的十九大召开前的时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阶段。在这个阶段,党中央提出了“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重点阐述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的阶段,系统阐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主要收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著作,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对风险挑战迎难而上、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侧重于从理论建构和战略部署层面,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治国理政的新实践进行提炼和总结,聚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逻辑主线,对“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自我革命”等重大理念进行了系统阐述,将以往的重要经验和标识性概念上升到规律层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关键时期的集中展现。

二是理论内核一脉相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始终贯穿着一系列根本性的、不变的核心要义,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观察和解决问题。以上五个方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根本立场、价值观和科学方法论的集中展现。

三是理论内容与时俱进。首先,对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不断深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四卷,重点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卷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新的时代课题。其次,核心概念和战略部署不断演进。对“现代化”的阐释,从延续多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述,到第五卷系统性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实现了理论飞跃;“国家安全”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到第四、五卷中应对疫情、国际变局等挑战,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再次,对世界意义的阐述不断升华,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卷)、“一带一路”倡议(第二卷),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第五卷),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更加彰显。

准确把握第五卷的核心要义

科学研判时代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开篇,各个专题紧紧围绕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深刻阐明了当前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并围绕该主题进行全面的战略部署和实践创新,为新征程我国强国建设举旗定向。

深刻回应发展“时代之问”。第五卷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是要把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从不同角度回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鲜明体现。

立己达人彰显世界价值。第五卷科学回答了“构建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只有开放包容、互联互通,才能相互助力、互利共赢。”在携手各国推进现代化,实现共同繁荣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天下情怀。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文明传承与现代转型的辩证统一,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基因转化为现代的国家治理,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大同”理想转化为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通过对过去200多年来西方迷思的破解,对风险社会的现代应答,展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和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学思践悟凝聚强大实践伟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将“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作为全书最后一个专题,充分反映了2022年以来我们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问题,丰富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南。为此,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继续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优良作风。

营造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为此,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方法论。将“稳”的重点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将“进”的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切实推动我国经济方式转变,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不断前进。

围绕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深刻转变。为此,要通过高质量发展适应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下一步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规划系统谋划发展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和落实举措,聚焦关键堵点、卡点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任务和重大举措,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顺利实现。

以能力建设夯实落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要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应急能力,健全激发活力的保障机制,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真正让领导干部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融会贯通把握党的创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