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肖翱 母智华)为深化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破解新教材教学中的实践难题,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交流平台,2025年11月13日上午,襄阳高新区“解码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的科学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在高新区第二小学如期举行,全区各校科学教师齐聚一堂,共探科学教学提质新路径。
高新二小刘敏老师紧扣学校科学课题研究方向,执教《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一课。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桎梏,依托精彩的DeepSeek虚拟科学实验,引导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自主探究,直观感知固体、液体、气体均有质量的核心知识,充分彰显科学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课堂上,刘老师既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又契合新课标跨学科理念,实现与信息技术、数学学科的有机联动,让知识探究更具综合性与实践性。
三十四中小学部的付惠琳老师《鉴别食物中的营养》一课则以科学实验为核心,从日常饮食切入,设计三大探究实验:按压法识别核桃、花生含脂肪,碘酒显色判断馒头、米饭等含淀粉,酒精灯燃烧(焦臭味)鉴别鸡肉、鸡蛋白含蛋白质。课上付老师严控细节(如酒精灯使用),培养学生合理饮食意识。两节课以实验驱动,筹备充分、参与度高、效果良好。
评课研讨中,教师围绕“技术赋能实验探究”深入交流,明确数字化工具优化实验观测的方向与实验适配新教材素养目标的设计方法,收获实验活动设计模板与技术融合落地路径,为后续“技术赋能、实验驱动”的新教材科学课提供清晰指引。
本次活动既是新教材落地的“实践解码站”—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新教材的核心素养导向;也是区域教学提质的“效能助推器”——推动区域科学教学整体向“素养本位、科技赋能”转型;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助成长营”——以“课例展示+互动评课”的形式,让教师在实践、反思、交流中更新教学认知,提升驾驭新教材、设计新课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