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泉口街道金龙泉社区:“议事小平台”撬动“治理大格局”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梦琪 刘沐炎)“以前小区停车抢破头,现在规范有序;以前想活动没地方去,现在休闲阵地就在楼下。”近日,东宝区泉口街道金龙泉社区龙泉山庄居民李师傅细数着社区的变化,满脸笑意。这个地处城郊结合部、坐拥4145户10397名居民的社区,曾受困于老旧小区多、散居点多、居民诉求多的“三多”难题,如今通过建强“大家谈”协商议事平台,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建设者”,实现涉物业纠纷同比下降80%,成功破解10余件民生实事,织密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网。

基层治理成效如何,党建引领是关键。金龙泉社区党总支以组织建设为核心,构建起“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14个小区、152个楼栋全覆盖,让党的领导贯穿协商议事全过程。为激活“红色引擎”,社区精选群众认可度超90%的优秀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将议事服务成效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党员带头议事、主动服务的积极性。

业委会是连接居民与物业的重要桥梁。社区在推进业委会组建过程中,严格落实“三议三联三公开”机制——小区党组织提议、楼栋党小组商议、全体居民决议,社区、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推进,决议、过程、结果全公开。截至目前,已成功帮助5个小区组建业委会,居民办事响应率从60%提升至92%,彻底改变了过去“找人难、办事慢”的困境。同时,社区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培育3支“邻里一家亲”志愿服务队,136名志愿者中42名楼栋长化身“议题收集员+结果宣传员”,累计收集居民诉求80余条,筛选确定议事议题32个,确保议事信息直达每户居民。

“大家的事大家议,才能议出好办法。”这是金龙泉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社区依托“大家谈”平台,创新推行“线上+线下”议事模式,线下定期召开多方联席会,线上实时转办居民议题,推动龙泉山庄等小区从“物业单打独斗”转变为“党群合力共管”。此前,龙泉山庄没有固定活动场所,居民“夏天蹲屋檐喂蚊子,冬天裹棉袄吹冷风”。社区通过“三方联动”协商,争取到开发商近100平方米的闲置车库,社区统筹资金装修、物业添置饮水机和象棋桌、居民捐赠沙发和书籍,昔日闲置空间变身“温馨家园”,邻里纠纷随之大幅减少。

针对龙泉山庄“994户住户、1026辆机动车、仅200个车位”的突出矛盾,社区创新推出“梯次上门议事法”:先由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和居民代表会商形成初步方案,再由楼栋长逐户征求意见,最终方案获得90%以上居民支持。经过改造优化,小区停车秩序井然,相关纠纷直线下降。在改制企业家属区玉园小区,社区同样通过“三议三联三公开”机制定下规矩:每户每年缴纳150元公共维护费,收支情况定期公示;设立积分激励制度并开展“文明之星”评选。如今的玉园小区,居民参与治理率达100%,曾经的“脏乱差”已然蜕变为环境整洁的模范小区。

从“没地方活动”到“休闲有去处”,从“停车抢车位”到“有序停好车”,从“老旧小区乱糟糟”到“环境清爽像新家”,金龙泉社区10余件民生实事的落地,正是“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生动实践。随着“大家谈”平台的深入运转,社区逐渐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物业协同做”的浓厚治理氛围,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曾经的“抱怨声”变成了如今的“欢笑声”。

“把议事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交给居民,不仅化解了矛盾,更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下一步,街道将以金龙泉社区为标杆,系统总结协商议事的成功经验,在辖区各社区推广“党建领航+机制创新+共治共享”的治理路径,构建更多精准对接民生需求的议事平台,完善“街道统筹、社区主导、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以点带面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书写泉口街道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泉口街道金龙泉社区:“议事小平台”撬动“治理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