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李静)“以前下班后只想瘫在沙发上,现在每天都想抽时间跳会儿绳、走走路,整个人精神多了!”提及参与幼儿园清廉学校社团活动的变化,江汉区稚乐幼儿园教职工李老师的感慨,道出了不少同事的心声。
近期,该园以“清风润稚乐,健体守初心”为主题,打造清廉建设与体育锻炼深度融合的特色活动,精准戳中教职工“想运动没时间”“累了想躺平”的痛点,通过灵活多元的活动设计,引导大家挤出碎片时间、克服惰性,逐步养成规律锻炼的好习惯,在幼儿园里掀起一股“反躺平、爱运动”的新风尚。
直面“躺平”痛点,让运动“零门槛”触达
“白天围着孩子们转,下班后人都散了架,别说专门去运动,就连下楼都觉得麻烦。”这是不少幼儿园教职工的日常写照。当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躺平”成了许多人放松身心的首选,教职工群体也不例外。忙完教学工作后,碎片化时间被琐事占据,专门规划运动的动力不足;担心运动耗时久、场地受限,想法屡屡“搁浅”。
针对这一现状,稚乐幼儿园在策划清廉学校社团活动时,摒弃“高强度、固定化”的传统运动模式,将“灵活便捷”作为核心设计理念。活动前期,通过调研精准掌握教职工“想运动却怕麻烦”的心理,有人希望利用午休、课间等碎片时间,有人偏好无需专业器材的简单项目,还有人期待能和同事结伴互相督促。基于此,幼儿园最终确定了羽毛球、瑜伽、健步走、跳绳、踢毽子等一系列“低门槛、易参与”的运动项目,更鼓励大家把“生活化碎片运动”融入日常,让运动不再是“额外负担”,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选择。
巧破“时间困局”,把运动“嵌”进日常
“没时间”是教职工拒绝运动的首要理由,而稚乐幼儿园的活动却让“挤时间运动”成为可能。每天午休时段,幼儿园操场变成了热闹的“运动阵地”。三五成群的教职工手持羽毛球拍,在网前灵活挥拍,击球声与笑声交织;还有教职工沿着操场慢走,交流着带班过程中的趣事,轻松的交流中,20分钟的运动时光悄然度过,既缓解了工作疲劳,又增进了同事间的互动。
更受大家欢迎的是跳绳、踢毽子这类“随手就能动”的项目。幼儿园在办公室、操场等角落放置了跳绳和毽子,教职工长时间伏案工作后或休息时能随手拿起跳几下,就连回家后上下楼梯代替乘电梯、工作间隙做拉伸、饭后在幼儿园里散步等“微运动”,也通过微信群里的技巧分享,成为大家的日常习惯。“以前觉得碎片时间做不了什么,现在发现哪怕是10分钟的跳绳,累积起来也是不小的运动量,慢慢就养成‘见缝插针’运动的习惯。”教职工郭老师笑着说。
以“清廉”为纽带,让运动习惯“稳得住”
“一开始也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没想到大家互相鼓励,反而越练越有劲头。”在稚乐幼儿园,清廉理念不仅是活动的精神内核,更成为教职工坚持运动的“助推器”。
活动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贯穿始终。羽毛球场上,大家不攀比球技高低,只享受运动的快乐;跳绳比赛时,凭实力计数、不弄虚作假,用“廉洁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挑战。这种公平友善的氛围,让运动少了“竞争压力”,多了“互助温暖”。
如今,走进稚乐幼儿园,闲暇时跳绳的身影、午休练瑜伽的场景、下班后结伴健步走的队伍,成了最鲜活的画面。曾经的“躺平”心态渐渐被活力取代,教职工们不仅收获了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精神,更在运动中深化了清廉自律的意识。
“运动习惯的养成,就像廉洁作风的坚守,需要从点滴做起、慢慢积累。”稚乐幼儿园胡琳园长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贴合教职工需求的活动形式,让“反躺平、爱运动、守清廉”成为园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教职工以更健康的状态、更昂扬的姿态投身幼儿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