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心系人民 情牵万家 湖北消防救援队伍勇当荆楚“第一救援力量”

10月29日,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2025年度全岗位、全员额、全要素比武竞赛拉开战幕。 (张涵博 刘方祥 摄)

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队走进玉泉小学向师生们展示消防机器人。 (孟畅 摄)

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火灾调查员正在进行痕迹物证金相分析实操。(杨璇 摄)

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员深入吴家老湾社区开展消防宣传入户活动。 (李林 摄)

7月1日,咸丰县高乐山镇廖家塘巷,恩施市施州大道消防救援站战斗班副班长何磊和队友解救被困孩子。 (徐朋伟 摄)

湖北,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江河纵横、湖泊密布。蜿蜒千里的长江,奔涌出润泽一方的生命线,也带来连年不断的防汛考验;鄂西群山巍峨,地质复杂,潜藏着山洪与滑坡的威胁;沿江而立的化工园区,交织着传统与非传统风险;九省通衢的繁华背后,人员密集场所与交通枢纽的火灾防控任务同样艰巨。

今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致训词七周年。七年来,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始终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矢志不渝做人民群众的安全守护者。

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总队全体指战员始终冲锋在前、向险而行。他们推动“防消联勤”,打通防火与灭火的壁垒,让预防与救援无缝衔接;他们坚持实战练兵,在复杂环境中锤炼本领,锻造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他们引入高精尖装备,提升救援效能,让科技成为守护生命的有力支撑;他们深化消防宣传,推动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织密群防群治的安全网。

新征程上,积极贯彻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北消防正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谋突破,不断推进消防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筑牢荆楚大地的安全防线,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保驾护航。

淬炼尖兵本领 护航荆楚安宁

10月底的训练场上,无人机轰鸣升空,消防水带如银龙飞舞。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2025年度全员比武竞赛激烈上演,8个重点岗位千余名消防指战员在36个竞赛科目中展开激烈角逐。这场规模空前的技能盛会,不仅是对日常训练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复杂灾情实战能力的一次全面锤炼。

“操作消防设施对我们一线消防员意义重大。”刚完成“防消联勤操”的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陈启刚指着消防主机说,“利用中控室设备快速定位火点,能为扑救赢得黄金时间。”

这项创新操法打破了过去防火与灭火的职能壁垒,队员需在仿真场景中连续完成安全核查、设施测试与现场培训,实现“以防助灭、以灭促防”的深度融合。

比武的“实战化”导向也体现在新型风险应对上。本次竞赛首次将新能源事故处置列为省级项目,针对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新型场所设置专业科目。以“第一时间响应、处置、打赢”为目标,湖北消防在防范风险、保障安全、服务发展的战场上始终冲锋在前。

今年6月18日至20日,恩施州来凤县普降暴雨,部分城区、乡镇发生洪涝灾害险情,导致人员被困。消防救援部门迅速响应,调派66名消防救援人员,出动12辆消防车、12艘舟艇,携带救援绳、救生衣等抗洪抢险救援装备,赶赴翔凤镇民族路、园林路、檀木湾村、枫香堡村、三官坪社区和百福司镇等地进行救援。

在滔滔洪水中,消防救援人员以肩为梯,托举着生命的希望;以背为桥,连接起安全的通道;以身为舟,承载起百姓的安康。他们一次次迎着湍流勇毅前行,一次次穿越险境无畏担当,在洪峰浪尖上筑起了一道道摧不垮的生命堤坝,联合其他救援力量第一时间紧急转移受灾群众4800余人。

2025年以来,全省消防接警出动近12.5万余起,出动人员89万余人次,抢救保护财产价值18.5亿余元。一次次逆行的身影,一次次成功的救援,正是“火焰蓝”对忠诚与使命最真实的诠释。

防消联勤创新举 铁梯撬动安全观

一架花费3000元的铁梯,在浓烟封锁正门的危急时刻,为14岁少年开辟出生命通道。

今年5月15日凌晨,黄石市铁山区汪仁镇汪仁大道上,一家足疗店隔壁商铺突发大火,火焰和浓烟瞬间蔓延至足疗店内,封堵了正门出口。

正在卧室熟睡的小峰(化名)被浓烟呛醒,发现逃生无路时,想起了母亲时时叮咛的第二安全出口。他迅速打开房间后门,通过加装的铁制疏散楼梯成功逃生。

这个生命通道源于去年消防排查时发现的安全隐患——店铺仅有一个出口。在消防人员耐心劝导下,店主华女士最终投入3000多元建成第二出口。“这3000元给我儿子买了条生路!”劫后余生的她含泪说道。

小峰的故事,唤醒了一条街道的安全自觉:火灾发生后,街道19家商户中,14家已采纳升级消防设施的整改意见。商户们对安全成本投入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奢侈”变为“必需”,从“负担”转为“投资”。

这一切,正是湖北消防治理模式系统性变革的生动缩影。

面对全省834.8万个市场主体与仅873名消防监督员的现实困境,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创新推行防消联勤机制,统筹1万余名消防指战员力量,将防火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过去是政府推一推,商户动一动。现在,逐渐实现了从‘要我整改’到‘我要整改’的根本转变。”湖北消防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警消联防、行消联动、防消联勤、消地联治”四联机制,创新“无感式”消防监督模式,全省消防安全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20万余人次采取防消联勤模式,巡查单位26.5万家,无人机巡查6000余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6.3万处。今年以来,全省发生火灾同比去年起数下降20.6%、亡人数下降7.14%、伤人数下降52.38%,损失数下降14.38%。

从一条铁梯到一条街道,从一个案例到全省变革,湖北消防正以创新治理模式,为千家万户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这场静悄悄的安全革命,让“生命至上”的理念在荆楚大地上深深扎根。

宣传先行育幼苗 安全种子播心田

“我知道!我知道!”今年9月,宜昌长阳大堰乡小坳子小学的操场上,一双双小手争先举起。这所仅有9名学生的农村小学,迎来了驱车一个多小时赶来的消防宣传员。在欢声笑语中,安全的种子悄然生根。

与此同时,一场覆盖全省的消防安全教育热潮正在掀起。在孝感云梦青云高级中学,千余名学生在消防员指挥下有序疏散;襄阳谷城三中的学生们依次进入模拟火灾逃生帐篷,体验浓烟下的自救要领;黄石、恩施等地的孩子们试穿消防服、操作器材,在沉浸体验中提升应急能力。

“这是我们连续第五年开展‘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活动覆盖全省17个市州1万余所学校,惠及师生近200万人次。这一品牌活动与今年3月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的全国春季高校开学第一课形成呼应,共同构筑起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坚实阵地。

面对全省1.8万所幼儿园、中小学和千万余名师生,湖北消防秉持“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理念,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手段。

机制建设上,湖北消防搭建省级联动平台,与52个部门常态化联动,推动省委党校将消防知识纳入培训课程,联合教育厅将消防知识纳入必修课。阵地建设方面,全省已建成135个全媒体中心、247个科普教育基地,122个消防站常年开放。创新推广的志愿者平台累计招募75.9万人,火灾事故“三级讲”警示教育模式更作为“湖北经验”走向全国。

从偏远教学点的9个孩子到全省千万师生,湖北消防用创新与坚守筑起校园安全防线。这些举措获教育部肯定,并在全国安全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如今,走进任何一所湖北校园,都能感受到消防安全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知识在传递,意识在增强,一道无形的安全屏障正在荆楚大地巍然屹立。

科技赋能精准防 智慧救援护荆楚

“您最近身体还好吗?我们来看您了!”近日,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队员们带着智能检测设备,再次来到90岁独居老人马国振家中。自从安装智能预警系统后,这样的走访已成为常态。说起这套系统,马老激动地回忆:“那天煨汤时在客厅睡着,幸亏报警器及时响起,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在咸宁市火灾监测预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数千个智能终端的监测数据。“系统运行以来,我们已处理预警13000多起,成功防范火灾110起。”值班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咸宁市已为6000多户特殊群体家庭免费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用科技为弱势群体织就了一张密实的安全网。

咸宁市火灾监测预警中心正是湖北消防推动全省智能指挥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从独居老人家中那枚小小的智能烟感报警器,到2025年度全岗位、全员额、全要素比武竞赛赛场上那些精密的现代化装备——科技赋能正不断拓展消防工作的边界,推动应急救援体系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

“高度50米,信号稳定,继续执行侦察任务。”比武竞赛无人机竞赛区,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通信员方园紧盯操控屏幕,双手熟练地调整着操纵杆。他操作的无人机正在进行16公里超视距侦察,这项新增科目全面检验着消防指战员在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精准操控能力。

“断电完成,启动机器人灭火!”在新能源事故处置区,恩施州消防救援支队金桂大道特勤站副站长王艺正指挥团队操作灭火机器人对模拟起火的电动汽车实施精准扑救。

走进火灾调查赛区,科技感扑面而来。参赛队员手持3D扫描设备对模拟火场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电脑屏幕上实时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在单项考核区,参赛队员利用金相显微镜开展痕迹物证分析,通过微观特征锁定电气火灾的关键证据。

“预警更超前、响应更迅捷、救援更精准,这是我们的目标。”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正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高层灭火机器人、无人机侦察系统、智能指挥平台等新技术装备陆续投入使用,依托物联网系统实现风险实时动态监测。筹建“华中消防科创中心”,打造“政用产学研”一体化消防科创平台,为湖北及华中地区消防治理现代化打造强劲科学引擎。

从独居老人家中那个小小的智能烟感报警器,到比武场上那些精密的现代化装备;从社区里的“物联网+监管”,到覆盖全省的智能指挥平台,湖北消防正以科技创新重塑应急救援体系,用智慧力量筑起一道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蓝色屏障。

短评

烈焰滔天,他们是逆火而行的勇士;洪峰浪尖,他们是托举生命的方舟;隐患角落,他们是明察秋毫的哨兵。荆楚大地上,这抹“火焰蓝”始终是人民群众最可信赖的颜色。

十二载春秋,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数字背后,是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从“被动应战”到“主动防控”的治理智慧转型。首创“防消联勤”模式,打破条块分割,推动防火与灭火力量在机制、任务、能力上深度融合,实现了“1+1>2”的效能提升。从全要素比武场上的创新操法,到抗洪抢险中的生命托举,再到始终把消防宣传摆在消防安全治理最前沿,印证了“防”与“消”一体两翼、相辅相成的深刻内涵。

这份平安答卷,源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坚守,得益于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的深度转型。展望未来,期待湖北消防继续深化探索,勇当荆楚 “第一救援力量”,让“防消融合”的湖北经验更为坚实,为守护万家灯火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心系人民 情牵万家 湖北消防救援队伍勇当荆楚“第一救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