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评论:以衣载道诠释教学相长

近日,贵州遵义凤冈县第一中学的教室里,一幅无声的画面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秋意微凉,身着短袖批改试卷的老师略显寒意,一位同学察觉后,悄然起身,快步上前,将自己的外套递给了老师。这瞬间的举动,被镜头捕捉,在网络上汇成一股暖流。这不仅仅是一件外套的温暖,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最为本真、动人的模样,让“教学相长”理念在具体的“暖意”中变得可知可感,意境悠长。

事实上,这件递上的外套,又何尝不是一堂精彩的课堂。它没有教案,没有说教,却在起身、前行、递送的瞬间,完成了关于尊重与关爱最深刻的诠释。这堂不期而至的“暖”课,以其极致的纯粹与深刻,勾勒出一种双向奔赴、情感共鸣的师生关系。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拥有敏锐感知与温暖共情能力的独立个体。他的“看见”与“行动”,源于内心对老师的真挚关切,这种关切,是平等、是尊重、是生命的相互温暖与精神的彼此照亮。正如《礼记·学记》所言:“教学相长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本就应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这“行走的课堂”,其感染力与说服力,远胜千言万语。

更进一步看,这个瞬间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生态的深层思考。一片健康的森林,其魅力不在于其中某一棵“明星树木”的高度,而在于整个生态的繁茂与和谐,好教育亦然。我们所追求的高质量教育、好的教育,其落脚点必然包含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但更根本的,应是养成的健全人格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正如视频下方一条高赞评论所言:“教书育人,我还是觉得育人更重要。先做人,再尽力学。”这背后,蕴含着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知,学生自然流露的善良、主动展现的关怀,恰恰是教育最宝贵的成果。这个未经雕琢的瞬间,恰似一股清流,温柔地叩击着我们的内心。它让我们在焦虑的竞争中得以喘息,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除了培养“高分选手”,我们更应培育懂得体恤他人、心怀善意的“有温度的人”。相较于可量化的学业成绩,这种根植于内心的教养与温度,才是能够伴随学生一生、真正支撑其长远发展的核心素养。

这一幕也提醒我们,教育的初心始终是人的成长。只有当校园充满信任与关怀,当教师能够感受到职业的幸福与尊严,当学生能在被理解与被关爱的环境中自由呼吸,教育的土壤才能真正肥沃,才能培育出懂得感恩、善于合作、勇于担当的未来栋梁。这位同学毫不犹豫的举动,背后很可能是他长期身处一个充满善意环境的结果,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共同涵育出的文明素养的自然流露,也是源自师生间此心与此心的互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名言,在这场温暖的互动中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简聪老师日常的付出,想必如春雨般浸润了学生的心田,而今,学生回馈以自发的关爱,这正是教育中最可贵的良性循环与情感回响。

秋凉虽至,心暖如春。我们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进步,教育中那份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关怀、最真诚的尊重、最自然的守护,永远是最动人的,最真诚的。愿这般温暖的风景,能在更多的校园里日常上演,让教育始终沐浴在人文关怀的阳光下,结出更多丰硕果实。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冉纯真(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评论:以衣载道诠释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