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宇)10月29日,在“‘智涌荆楚·赋新未来'——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介绍,全省人工智能企业能级持续跃升,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800家。
“‘智涌荆楚·赋新未来'——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分新秒异,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愈发凸显。“努力发挥企业‘出题人’和‘答题人’作用,全力支持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冯艳飞介绍,湖北设立省级人工智能创新专项,80%以上攻关方向来自于企业,70%以上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其中重大科技项目100%由企业承担。大力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人工智能领域,90%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由企业牵头,70%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有企业参与。今年以来,新批复龙头企业建设汽车具身智能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控制与驱动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具身智能新形态加速落地。
在“‘智涌荆楚·赋新未来'——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介绍情况。
企业牵头推动的协同创新已结硕果。以东风汽车牵头的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为例,自2022年成立以来,该联合体经过两次扩容,已汇聚44家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不仅成功发布多款高端车规级智能芯片,还孵化出1家高新技术企业,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湖北同样展现出坚定的决心与有力的布局。2023年,湖北启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尖刀”工程,瞄准国家所需,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9项攻关项目,聚力突破超高层闪存芯片、光子芯片、车规级高性能智算芯片、国产操作系统与数据库、AI大模型等技术瓶颈。目前已推动产出了一批“首发首创”产品,多层三维闪存芯片成功研发并实现量产;国际首款超高带宽电光强度调制器,支撑人工智能海量数据高速传输,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了湖北担当。
前沿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冯艳飞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获批国家人工智能领域各类研究项目、课题57项,获中央资金支持3.3亿元,带动直接研发投入6.86亿元,有力支撑我省创新突破。眼下,湖北抢抓具身智能发展机遇,正推进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设周期5年、总规模5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联合基金重大专项,央地协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前沿创新,努力孕育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长远发展积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