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温暖晚年 福彩相伴 ——福彩公益金托起幸福“夕阳红”

钟祥市打造多功能养老服务空间。

因公益而生,为公益而行。1987年至2024年底,湖北福彩共销售福利彩票1306.75亿元,共筹集福彩公益金394.46亿元,为我省乃至全国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为帮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湖北民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情怀和湖北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发行宗旨,本报自10月28日起推出“公益福彩·情暖荆楚”系列报道,展示部分优秀福彩公益金项目情况。今天刊发系列报道第一期。

“以前起夜总怕滑倒,现在床边装了扶手,卫生间也配置了坐便椅,铺设了防滑地垫,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十堰市丹江口市的分散供养特困老人杨奶奶,一边轻轻抚摸着床边崭新的扶手,一边指着卫生间里贴心的坐便椅,脸上满是欣慰与满足。这温馨的一幕,正是福彩公益金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的生动缩影与真实写照。

2024年湖北福彩多笔公益金精准投向养老服务领域,聚焦居家改造、助餐服务、安全保障等核心领域,多维度提升养老服务品质,让福彩公益金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助推器”。

十堰市:精准施策 “一户一策”破解居家养老痛点

适老化改造不是简单的装扶手、铺防滑垫,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家庭住房结构都不一样,必须“一户一策”,才能真正贴合需求。

十堰市丹江口市民政局为确保改造精准到位,采用乡镇排查摸底,家庭自主申请、第三方入户评估、民政局审核确认的方法精准确定改造对象。在改造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兼顾项目实施目标和老年人实际改造需求,充分听取实施对象的具体需求和意见,科学评估实施对象家庭改造需求,结合老年人家庭环境实际及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选择适配性产品,组成不同场景居家环境的产品服务包,包括地面、墙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施工改造服务,围绕“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功能,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让项目最大化发挥便民惠民利民的价值。

截至目前,丹江口市民政局依托福彩公益金,高质量完成1795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改造内容涵盖地面防滑处理、扶手安装、照明升级、无障碍坡道建设、紧急呼叫系统配备、厨房卫生间功能优化等,有效解决了他们“起身难、如厕难、行走难”的痛点。

宜昌市:多点发力 从居家改造到社区服务全覆盖

在宜昌市西陵区,福彩公益金同样为老年群体送去“及时雨”。2024年,西陵区实施特殊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累计完成 150户改造任务,惠及高龄、失能、残疾、低保等困难老年群体,让更多老人感受到公益温度。

改造项目结束后,困难老年人的满意度是验收工作的重要指标。对于老人提出的合理建议,社区及时记录并反馈给施工单位,进一步优化完善。这不仅持续改进适老化改造的服务质量、补齐服务短板,更能让老年人的需求得到精准回应,切实增强他们对改造工作的认可度与满意度。

下一步,西陵区将以适老化改造为抓手,按照建设完整社区要求,以片区为基本单位,统筹残联、卫健、发改、住建等多个部门,系统化配套养老、助餐、医疗等公服设施,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荆门市:模式创新 公益金孕育社区养老“幸福果”

在荆门市钟祥市东桥社区,福彩公益金还为社区养老探索注入新动能。针对老年人“养老难、吃饭难”的现实诉求,社区依托公益金打造养老服务驿站,并重点运营“幸福里食堂”,探索可持续路径。

在资源整合与功能塑造上,福彩公益金成为坚实后盾。利用现有资源,对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楼进行改造,打造多功能养老服务空间。幸福里食堂以“政府补一点、集体筹一点、居民捐一点、老人子女掏一点”的多元筹资模式运营,既保证可持续性,又让老年人享受到实惠餐饮。同时,培育老年志愿者队伍,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模式。

运营中,幸福里食堂重点设置“孝老爱亲厨房”,以关爱模式向老年人开放,结合分时优惠、特色活动,收集反馈优化服务。这种模式既坚守公益属性,保障困难老人“吃得饱、吃得好”,又通过社会化运营实现长效运转,让福彩公益金的“种子”,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持续孕育出幸福果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温暖晚年 福彩相伴 ——福彩公益金托起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