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视评:医院发就诊人数“喜报”,看病岂能当生意做?

近日,兰州兰石医院的“喜报”冲上热搜,内容是热烈祝贺医院“再创佳绩”,九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十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手术台数25台。该喜报引网友吐槽:“早已忘记医者之道”。

为什么医院“喜报”会引发反感?因为它背离了“医者仁心”的初心。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由于治病救人具有高度专业性,病人到医院去看病,实际上是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给了医生,对医生是绝对信赖的。看病用什么药、采用何种治疗措施等,病人往往没有任何选择权,只能听医护人员的。如果医院把看病救人当生意,就有可能对患者进行过渡治疗,或使用高利润的昂贵药品,或增加一些可有可无的治疗措施等,那么,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有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此外,还有一个事实是,很多病人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他们手上仅有的钱真的是养命钱。绝大多数病人对自己的养命钱极其敏感,因为这是他们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防病养老的。一场病痛轻轻松松就把他们的养命钱花光了,让他们因病致贫,如果还没根治,他们怎么会没有怨气?一旦医院把病人当成客户,想方设法创收冲业绩,风险是很大的,如果医院意识不到这一点,社会不稳定的祸根将就此埋下。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医院不能“向钱看”,必须回归公益服务性质。

我们的社会一直提倡“医者仁心”,为什么?因为医院做的是跟人的生命健康打交道的工作,对生命、对患者需存有敬畏之心。如果把医院做成了公司,把看病做成了生意,把老百姓当成了客户,难免将病患视为待宰的羔羊,老百姓就医将更加困难,医患矛盾将更大。

因此,真正从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好各项医疗救治等服务,把患者的好口碑当作医院最好的“业绩”,才是正确的做法。

出镜/文字:沈素芬

拍摄/剪辑:郭沁  尹秋燕

统筹:伍佳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视评:医院发就诊人数“喜报”,看病岂能当生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