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通讯员张素华、汪峥、蔡玥)10月17日,记者从中国医师协会2025年烧伤科医师年会获悉,近年来,中国烧伤治疗领域专家学者围绕烧伤康复,开展了诸多创新探索。据悉,今年,武汉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研究团队在烧伤领域权威国际期刊《Burns》刊发文章。文中介绍,根据该研究所最新追踪调查结果,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8—60岁烧伤患者,出院两年后就业率达78%。检索显示,这一数据位居全球前列。
9年前,恩施青年邱泽伍被万伏高压电击伤,双手几近炭化,紧急从巴东县转运至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接受了国际首例严重电烧伤后断肢交叉再植术。
术后,邱泽伍一度终日伤心哭泣,陷入“一只残缺的手能干什么”的心理困境不能自拔。护士们发现邱泽伍喜爱看视频和拍视频,便在病房走廊架起手机,帮助他和病友们共同拍摄。观察到邱泽伍镜头表现突出,该院心理咨询师阮晶晶鼓励道:“很多人拍短视频成了网红,你有天赋,也可以试试!”
乐观回归社会的邱泽伍。
如今,邱泽伍的自媒体号叫“巴东小邱”,抖音获赞近两百万,微信视频号认证为生活博主,置顶视频的转发量和点赞量均破10万。镜头下,他采蜜、务农、带娃、唱歌,从不见悲情。为卖好蜂蜜,他在镜头里展现“十八般武艺”:挂蜜罐唱歌、手嘴并用制蜂箱、蜂群中取蜜……
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专职科研人员席毛毛看来,邱泽伍愿意站在镜头前,在网上谋出路,正是身心康复的表现。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烧伤患者从该院健康出院,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了身心双重回归社会。
据悉,“全面康复”的概念不局限于医学康复,还包括社会康复、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负责人董茂龙主任医师介绍,免费的心理疗愈,是帮助患者真正实现身心双重回归社会的有效干预手段之一。“我们希望能传递一种无条件的城市温度与深刻的医学人文精神。”
自2000年以来,该院先后成立国内首个烧伤康复中心、发起成立国内首个烧伤患者互助组织“华中烧伤病友会”,并率先设置烧伤心理咨询岗,对经济条件差的住院烧伤患者开通终身免费的心理抚慰通道。以专业服务化解抑郁和自卑,让病友互助消除心理障碍。作为国内最早系统开展烧伤康复的单位之一,该院还执笔起草相关专家共识,推动国内学界重新审视“成功的康复”标准,为全国烧伤康复体系建设提供了“武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