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评论:“投资于人”,湖北下出一盘“活棋”

秋意渐浓的九月,2025年“湖北人才周”在武汉温暖启幕。这场以“才聚荆楚 共建支点”为主题的盛会,不仅系统展示了人才政策,更生动诠释了湖北将“投资于人”的理念转化为扎实行动的决心与智慧。

活动期间,长江人才大厦、湖北人才展厅及长江国际人才会客厅同步亮相,共同构成湖北人才发展的新矩阵,为本地人才工作和创新驱动注入持续动力。走进长江人才大厦,政策落地的“温度”与产业聚变的“热度”扑面而来。展厅内,人工智能展品跃动着科技脉搏;会客厅里,资本与创意碰撞出火花;服务窗口前,青年人才正咨询“楚才卡”申领细节。三处空间相互联动,勾勒出“政策—平台—生态”的全链条图景。而这一图景的落地生根,正源于湖北“投资于人”上的落子有方、谋局致远。

“好钢用在刀刃上”,精准的投资,是把资源用在“人”最需要的地方。湖北人才政策摒弃了“大水漫灌”,转而进行“精准滴灌”。对于战略科学家,提供“一人一策”的定制支持,从科研经费到团队建设,全方位满足个性化需求;对于科技领军人才,政府与企业按1:1比例配套投入,让引才资金发挥出乘数效应。企业真切感受到了这份精准,有创始人因入选人才计划迎来发展机遇,也有总工程师凭借“真金白银”的支持攻克了技术难题。吸引人才不仅是“给政策”,更要“给温度”,这种精准触达,让人才政策不再是冷冰的文件,而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养树先养土”,真正的投资,是打造人才发展的“雨林生态”。湖北不再局限于单点政策,而是着力构建系统化环境。新亮相的长江国际人才会客厅,提供从基金投资、供应链协同到中试验证的“一站式”服务;同时,湖北长江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公司正式揭牌,这些都致力于让高端人才“来了就能跑”。在金融支持方面,“楚天凤鸣”百亿天使母基金、“长江优企”人才股权激励基金与“科技人才贷”协同发力,共同破解人才创业“最初一公里”的难题。加之武汉便利的生活环境,以及“楚才卡”在住房、医疗、金融等方面的贴心服务,合力形成了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今日播种明日成林”,最有远见的投资,是播种未来。湖北深知,青年人才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并将这一理念深植于政策设计中。扩大“青年拔尖人才”专项规模;实施“博聚楚天”计划引进博士后,明确40岁以下人才承担省级项目比例不低于50%……这些举措不仅为青年搭建了成长阶梯,更借助产业与人才的协同效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了后劲。正如在人形机器人、量子通信等领域,产业集聚效应正让“招人比以往容易得多”。湖北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性投入,本质上正是对人才未来的长期投资。

湖北以实践印证,“投资于人”既需精准政策匹配需求,也需系统平台赋能创新;既靠金融活水浇灌成长,也倚宜居环境润泽人才,更要以青年培育播种未来。这种“投资”,短期看是对人才发展的支持,长期看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共赢——当人才与区域共生共荣,“关键子”方能激活“全盘棋”。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湖北借“人才周”为窗口,展现着“投资于人”的战略定力。当长江的浪花遇见人才的星光,湖北必将以温暖而坚定的姿态,书写出“人才强省”的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小榕(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评论:“投资于人”,湖北下出一盘“活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