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国蓓 田惠)“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字正腔圆声音亮,人人都来夸!”9月推普周期间,薛峰社区里传来阵阵稚嫩又响亮的歌声,这是薛峰幼儿园大一班的小朋友们正在社区大舞台表演说唱《骄傲的中国娃》。一场由薛峰幼儿园、薛峰小学、薛峰社区三方联动的第28届推普活动,正以充满童趣的方式,让普通话走进社区的每个角落。
活动当天,孩子们化身“小小文化传递员”,带着两件“特别礼物”走进社区。他们把家里闲置的绘本、童话书捐给社区图书室,这些带着墨香的书籍,将成为社区其他小朋友的“新伙伴”,让知识在普通话的阅读中流转。另一边,孩子们一手拿着推普宣传折页,一手递出自制的彩色推普书签——有的画上了咧嘴笑的太阳,有的用稚嫩的声音向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发出倡议:“请和我们一起说普通话吧!”
小学的哥哥姐姐也赶来帮忙,他们牵着弟弟妹妹的手,一起教社区居民读宣传语,还耐心纠正发音。原本有些害羞的小朋友,在哥哥姐姐的鼓励下,也敢主动上前递书签、说倡议,小小的身影里满是认真。薛峰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三方联动,不仅让孩子们成为推普的“主角”,更让普通话从校园延伸到家庭、社区,变成大家生活里自然的交流方式。
“以前觉得推普是大人的事,没想到孩子们能做得这么好!”一位社区居民拿着孩子送的书签笑着说。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爱上了普通话,更让“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种子,在社区里生根发芽,用童真的力量,架起了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