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辗转三城终确诊,中西医结合破解罕见肝病谜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涛  通讯员 胡梦 曾潇潇)在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肝病科,一位辗转厦门、杭州、上海多地求医的36岁女性患者胡女士(化名),终于明确了自己多年顽疾的真相——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常因症状复杂、隐匿而被误诊或漏诊。

胡女士自2022年在厦门工作时,因孕期双下肢水肿就医,后病情加重不幸遭遇胎停。术后又因血小板减少进一步检查,发现肝硬化、脾大等问题。虽长期服用调理,仍反复出现水肿与腹胀。2024年底,她因阴道出血赴杭州某医院就诊,再次经历流产,并发现大量腹腔积液,经消化内科处理后虽暂缓出院,但病情仍反复发作。

直至2025年6月,胡女士因发热恶寒等症状来到上海某医院肝病科就诊,后转至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肝病科住院。经系统检查,其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眼科检出特征性KF环,基因检测显示ATP7B基因突变,头颅MRI也提示典型双侧豆状核异常信号,最终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

图1. 患者头部MRI。双侧内囊后支可见对称性点状长T1长T2高T2-FLAIR影(绿色箭头所示)

肝豆状核变性作为国家首批罕见病目录收录疾病,多见于青少年,临床常以肝脏或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女性更易出现肝型表现。该病易被误诊为普通肝炎、肝硬化或精神障碍,延误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损害。

明确诊断后,科室迅速组织讨论,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西医驱铜、抗纤维化治疗基础上,徐建良主任医师辨证施治,予以“利湿健脾、补气活血”中药方。经一个多月系统治疗,患者胸腹水显著消退,下肢水肿未再复发,肝功能及凝血指标也明显改善。

本例患者的成功诊治,不仅体现了肝病科在中西医结合处理疑难肝病方面的综合实力,也凸显了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治疗的优势。肝豆状核变性虽属罕见,但若能及早识别、规范治疗,患者预后可显著改善。湖北省中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为更多复杂肝病患者提供精准、温暖、高效的医疗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辗转三城终确诊,中西医结合破解罕见肝病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