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9月14日晚,网友“LIV元宝”发文称,母亲上午9点外出散步时误踩到化学品氢氟酸,当场便无法行走,送医后被确诊为氢氟酸中毒。下午3点开始出现心脏衰竭、呼吸停跳,送入ICU后当晚心肺功能衰竭,最终离世。
9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9月9日,涂某某(女,52岁)在进入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于2025年9月14日凌晨不幸身亡。公安机关在接警后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生态环境部门已按规范完成现场无害化处置;街道正在全力推进善后处置工作。目前,事发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起不幸的事件,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氢氟酸这种化学品。氢氟酸被称为“化骨水”,是一种极具腐蚀性的剧毒化学品。它对人体、设施和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危害。据专家介绍,它能够穿透皮肤直接侵蚀骨骼,即使及时救治也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涂某某从接触到离世仅五天时间,其间经历了无法想象的痛苦。
如此危险的化学品,本应被妥善保管、严格监管,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处置,然而如今却出现在生活环境,甚至是公共区域之中,没有任何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如此轻易地让一位普通市民接触到并付出了生命代价,这实在让人感到胆战心惊。
网友“LIV元宝”后续又发文称,事发地是一片征收拆迁后没有动工的空地,也没有围起来,每天有很多人去散步,这就更让人感到恐慌了,涂女士当然是非常不幸,但如果这样的高危化学品始终存在于多人活动的居民区附近,那么踩中剧毒物的不是涂女士,也可能是其他人。
我国对于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早已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从生产、储存、使用到运输、废弃处置,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详细规定了各部门的监管职责、企业的主体责任以及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也明确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随意弃置废弃危险化学品。
然而,涂女士的遭遇给了我们沉重一击,也暴露出在某些时候,某些角落,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规章制度似乎成了一纸空文,未能切实有效地执行。其实,查阅一下过往的新闻报道,某些企业为节省处置成本,将危废视为普通垃圾;个别运输者为图方便,在无人监管路段随意抛洒;甚至存在地下黑市交易链条,让危化品流入非专业渠道。
这些违规操作导致的风险隐患,就如同一个个致命的“有毒陷阱”,隐藏于日常生活之中,将公共空间变成了危险地带,这种对安全感的破坏,比单个事件本身的影响更为深远。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当安全防线摇摇欲坠时,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危。
所以,针对此事的调查必须要果断、高效、严密,一定要追查到氢氟酸的来源和责任主体,依法严惩违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要进一步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单位的监管力度,强化各个环节的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全程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织密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安全网”。同时,各地应当开展危险化学品排查专项行动,特别是对城市周边的闲置空地、废弃厂房等潜在危险区域进行彻底检查。
加强公众在危化品方面的安全教育,同样是必要之举。从网友评论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既不认识这种危化品,也缺乏相关的防范和急救知识。社区、学校和媒体应当加强危险标识识别和应急处理的科普教育,让大家能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涂女士的离世让人惋惜和唏嘘,也希望此次事件暴露出的管理漏洞能够被及时补上,生命的代价太过沉重,但更应成为彻底整顿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契机。公共安全无小事,只有当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再停留在纸上,而是成为切实执行的保护措施,才能避免下一个无辜生命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