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际流,极目楚天舒。9月12日晚,世界瞩目湖北、聚焦武汉。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盛大启幕。烟花绽放天空,灯光映照江城。满眼的秀丽景色,满城的金秋硕果。民歌演唱、编钟交响、情景舞蹈、世界大河名曲联唱闪亮登场。江岸灯火如昼,江面风光绮丽,天际梦幻奇妙。似一幅优美画卷,浓墨重彩绘出长江的恢宏气势、多彩风光、温暖品格和浪漫情调。
让世界听到荆楚声音。天地为景、江水为韵。以雄浑的自然江景搭建临江水舞台,用寓意浪花的对称弧形凸显长江展翅腾飞。灯火烟火“点亮长江”,音乐舞蹈礼赞长江。楚腔楚韵演唱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重温湖北经典民歌《龙船调》,采用复制的曾侯乙编钟与民乐演奏《长江四季》,舞蹈《欢乐长江》用五种颜色的扇子体现长江的流动之美,五大洲艺术家联袂唱响“大河交响曲”,8艘船只和1000架无人机燃放烟花,4000架无人机演绎“江豚逐浪”……彰显厚重多姿的长江文化、悠久灿烂的荆楚文化、多元共生的大河文明,诠释“母亲河”的温馨浪漫,呈现“生态长江”的青山绿水,吟诵“文化长江”的深情诗篇,展现“开放长江”的广阔胸襟,坚定“长江新时代”的奋进步伐。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紧扣“勇担支点建设使命 打造长江文化高地”主题,展示波澜壮阔的长江文明,讲好悠久灿烂的长江故事,塑造勇毅奋进的湖北形象,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文化的力量赋能湖北支点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本届艺术季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指导,湖北省人民政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万里长江,哺育中华儿女,滋养沿岸生灵。锦绣长江,延续中华文明,连绵诗情画意。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作为长江流经最长的省份,湖北坚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倾力打造“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的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神秘仙境的神农架,“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鹤舞千秋的黄鹤楼,南方保存最完好的荆州古城墙,三国风云的赤壁古战场,省市博物馆的镇馆文物,为我们传承千年文脉,在支点建设中激发澎湃动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和创作养分。
荆山楚水,琴瑟合鸣。从9月12日至10月30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以12项主体活动,全面拉开49天的艺术长卷,历史积淀和青春风貌喷薄而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浪漫乐章诗意展开。“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表现万里长江的婉转之美。“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展体现长江文化的艺术价值。“映像长江”电影周照亮历史经纬和现实生活。“聆听长江”音乐周唱响澎湃之歌。“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演示舞美之光。“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揭示鲜明主题。“书香长江”阅读周体验“一本好书”。“遇见长江”文学周展现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回望长江文明的发展脉络。“对话长江”学术交流提升文化传承内核。“唯见长江”艺术季闭幕式深化打造长江文化高地的厚重意境。12项主题活动将长江文化的万千风华转化为大众易懂、爱看、愿听的生动内容与优质作品。
母亲河长江,流淌万里,浩浩荡荡。历经岁月磨砺,依旧清流纯洁。传承长江文化,打造文化高地。湖北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深化学堂梁子遗址、屈家岭遗址、石家河遗址等发掘研究工作,全力推进长江博物馆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工程建设。不断出彩出新。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荆楚风 鄂藏情” 湖北省文联文艺援藏系列活动、“全国知名作家文化湖北行”“大地情深”湖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惠民演出、“网聚长江文明力量、绽放荆楚文化风采”网络文化节、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第二届楚文化节,提升了湖北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各地参与长江文化艺术季活动热情。武汉、襄阳、宜昌、荆州等城市主题活动高潮迭起,青春版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声乐套曲《长江组歌》、楚剧《汉口茶港》竞相登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京剧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武汉楚剧院等剧团轮番上阵。充分彰显长江文化的厚重多姿、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突出了湖北担当和湖北贡献。长江文化艺术季,以最饱满的姿态、最深情的祝福、最动人的表达和最广泛的动员,赞美长江,依恋长江,致敬长江文化艺术,释放湖北支点建设的强劲动能。让文化活动惠及更多群众,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江韵荆楚,秋夜含情。汉口江滩三阳广场“艺”气风发,江岸的灯火、江面的绚丽、天际的星光融为一体,这是升腾的烟火、激荡的乐章,这是英雄的武汉、奋进的湖北。高山流水,知音无处不在。世界听到了荆楚声音。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奏响长江文化艺术新乐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罗星航(湖北荆州)
责编: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