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康复就业融合 文体活动惠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凌 毛雷 杨楚璇)9月11日,笔者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获悉,该区聚焦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通过康复就业融合、文体活动惠民、体育竞技赋能、照护服务提质等举措,构建系统性关爱服务网络,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襄阳市鸿岳梦工场,智力残疾学员通过非遗扎染技艺实现康复与就业融合。该机构由襄州区智协主席、鸿岳梦工场理事长朱小妮主导,探索出“康复+就业”模式,学员规模从最初3人发展为常驻20余人。学员作品通过义卖实现经济价值,并在全国特奥会、美育展演等活动中获得奖项,朱小妮因此获评“襄州区道德模范”。

文化惠残方面,区残联以传统节日和残疾人重要纪念日为载体,联合8家助残社会组织开展文化周、健身周等系列活动300余场,累计惠及超4000人次。通过“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五个一’”等项目,推动优质文化服务精准覆盖,助力残疾人社会融入。

体育竞技领域,区残联建立“一人一档”动态培育机制,常态化开展文体人才遴选,输送优秀苗子至省级训练基地。近年来,襄州选手朱东在全国轮椅竞速赛事中表现突出,听障运动员杨文强在国家级赛事中获一金一银。“十四五”期间,襄州区运动员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累计获得2金4银2铜。

照护保障方面,襄州区完善“机构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服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十四五”以来,700余名残疾人享受各类托养服务。2025年,全区计划为120名就业年龄段重度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等精准服务。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邓艳表示,通过多层次服务方案匹配,实现“照护一人、解放一家、温暖一方”。

从个体实践到区域体系支撑,从文化活动供给到照护服务细化,襄州区残联以具体行动践行“为残疾人办实事”承诺,推动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康复就业融合 文体活动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