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邹敏)近日,武汉泛洲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洲精密”)自主研发的“一种谐波减速器柔轮结构及加工工艺”,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是武汉经开区在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领域获得的首个发明专利,标志着国产谐波减速器在高精度、长寿命与小型化制造道路上实现关键突破。
谐波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上肢组件的核心“关节”,而柔轮是谐波减速器最易疲劳失效的核心薄壁零件,其制造工艺与结构设计长期制约国产产品性能。泛洲精密此次专利创新性地提出冷冲压工艺革新和仿生应力结构设计两大突破,将柔轮疲劳寿命提升1.2倍,在耐久性上对齐国际顶尖水平,传动精度达到1 arcmin以内,尺寸重量却较传统方案降低20%,其精度能满足人形机器人在高敏场景的需求。
泛洲精密是一家深耕汽车传动系统精密零部件领域30年的“隐形冠军”,其精冲拨叉和驻车产品在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占有率全国第一。公司先后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项,参与起草2项国家标准,拥有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证的CNAS实验室,先后获批9项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
“当前高端谐波减速器市场由日本哈默纳科垄断,市场占有率超50%,国产产品因柔轮寿命短、精度衰减快,高端市场渗透率不足30%。”泛洲精密谐波减速器项目负责人代群介绍,基于深耕汽车传动系统精密零部件领域的优势经验,公司敏锐捕捉到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的趋势,早在2022年启动谐波减速器研发项目,并在今年5月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武汉泛洲谐波传动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生产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谐波减速器,6月成功获批武汉市科创局的2025年度武汉市重点研发计划人形机器人专项。
目前,公司已完成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产品的设计、样品制造,正在进行测试。手握核心专利,泛洲精密正加速推进新一代谐波减速器的早日量产落地,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更轻盈、更强韧的“中国关节”。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积极探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共引育法睿兰达(自动导向移动机器人)、讯飞华中(机器人语音交互系统)、泛洲精密(谐波减速器)、神动汽车(力传感器)等机器人领域企业25家,拥有发明专利43件,2024年产值超13亿元。
汽车产业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核心技术、供应链体系、应用场景及市场潜力等方面存在高度重合,武汉经开区在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武汉经开区科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加快转型,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细分领域的本地创新型企业,拓展多维度应用场景。同时,强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聚力打造中部地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