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守护荆山楚水 续写美丽篇章 全省人大监督工作会议现场直击

9月3日,恩施市板桥镇大山顶村,一座座风力发电装置耸立在高山之巅,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视界网 张远明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通讯员 仁轩

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9月10日,全省人大监督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总结近年来全省人大监督工作,部署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依法监督重实效

服务大局显担当

改革发展所需,人民关切所系,就是人大监督的重点。

“要紧紧围绕支点建设各项任务,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选准监督内容,用好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实效,以高水平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强调。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省委工作重点,紧贴人民群众期盼,谋划开展监督工作,在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乡村全面振兴、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精心选题、有效监督,运用法治力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围绕中心大局突出监督重点,坚持守正创新用好监督方式,守护荆山楚水,续写美丽篇章。”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昌海分享以人大监督助力美丽湖北建设的点滴。

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近年来省人大城环委聚焦“襄荆荆宜”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等问题,组织四市人大城环委、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监督,推动打好蓝天保卫战。2024年四市重污染天气平均为8天,同比减少33天,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成效的落地,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创新的工作方法。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及时修订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修改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规程,联合出台纪检监察监督与人大监督贯通协调工作办法(试行),有效提升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李昌海介绍,省人大城环委坚持“两全”“两化”工作法,即执法检查全覆盖、发现问题全整改和法律规定清单化、重点问题数据化,做好检查前思想、组织、法律、问题准备,服务常委会领导报告执法检查情况,做到报告附问题清单、报告中成绩问题建议三个三分之一,彰显法律权威,提升监督效果。

五级人大代表参与监督工作,把察实情、传民意的职责履行得更加充分。

省人大城环委围绕“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组织五级人大代表3200余人次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回应生态环保民生关切。

“我们结合办好代表议案建议,开展碳市场建设、气候投融资促进、土壤固碳减排等专题调研,扩大代表参与,推动碳市场蓬勃发展。目前我省碳交易突破百亿,稳居全国第一。”李昌海说。

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力量就要汇聚到哪里,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

“我们聚焦财政经济监督‘选题’、聚焦漳河保护监督‘定题’、聚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答题’,为加快建设‘重要节点和重要增长极’作出积极贡献。”荆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汪在祥说。

荆门人大修订市级预算审查监督办法,每年采取“综合+专项”形式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报告,开展荆楚科创城建设情况专题询问,开展石化产业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题调研,扎实推进《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新能源电池产业的议案》办理。

去年10月,中石化特种油公司在荆门挂牌,今年荆门跻身全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前三,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回收华中中心有望落地荆门。

更加主动接受人大监督

履职尽责服务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切实履行好各自监督职责,用制度管住权力。

财政经济工作监督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经济事务的具体体现。

“监督就是关爱,监督就是支持。我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大计’,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管理水平。”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吴静说。

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真实、完整报告重要财政政策、重大财政改革、重点领域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等情况,积极做好审查配合,认真落实审查意见,推动预算管理更加规范;自觉接受政府债务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做好预算联网监督,将人大监督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财政政策措施、财政工作方法和财政工作成效上,推动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

“人大监督是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严格公正司法的重要保证,通过接受监督推动全省法院审判执行质效持续向好。”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覃文萍说。

覃文萍介绍,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全省法院持续推动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切实筑牢长江生态安全司法屏障;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和实质性化解,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完善执行机制、狠抓执行管理、规范执行行为,切实提高执行质效;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加大对薄弱法院的帮扶力度,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201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打造省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平台,让旁听庭审“面对面”,代表监督“零距离”,确保司法审判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平台通过专线连接省法院科技法庭系统,让有关监督人员可在省人大机关在线察看全省各级法院庭审活动,了解司法人员履职情况。”覃文萍说,全省法院积极配合省人大运用平台开展监督,认真办理察看监督意见,进一步提升庭审规范化实质化水平,切实保障公民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廉洁。

接受监督重在自觉、更在日常。人大代表关心的,就是人民群众关切的,就是人民检察院要守护的。

“监督者更应接受监督。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中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和质效,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金鑫说。

省检察院在全国检察系统率先出台《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指引》《关于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措施》等规范性文件,组织覆盖全省每个市州的代表交叉视察活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把代表联络工作做在经常、融入日常。

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具体体现,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如何及时把意见建议转化为务实可行的司法政策和举措?

“加强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衔接贯通,是增强法治监督合力的有效路径。”金鑫分享,在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人大监督+检察监督”衔接和 “人大建议+检察建议”转化机制。

去年以来,全省检察院共将989条代表建议转化为法律监督线索立案办理,同时推动76份检察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突出问题。

“人大和‘一府一委两院’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目标是共同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各司其职、依法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通过有效监督,提出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支持推动“一府一委两院”更好地改进工作、促进发展,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守护荆山楚水 续写美丽篇章 全省人大监督工作会议现场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