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华容:供电精准赋能油菜“育繁推”一体化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姜志刚)9月9日,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何桥村的中油阳光油菜育繁推研产项目一期厂区内一片繁忙,机器全力运转,进行着规模化生产。国网鄂州市华容区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员盛冰、姜水泉走进厂区,仔细为企业用电设备进行“体检”。

作为当地农业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中油阳光油菜育繁推研产项目总投资1亿元,从5月15日破土动工到8月24日正式投产,仅用三个多月便完成主体建设与设备调试,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产业落地速度。

厂区内的种子筛选生产线、比重选种机等一字排开,精密设备高速运转,将从甘肃、四川等基地运来的原料层层提纯,日均产出良种达三万斤。

“要是没了稳定电,这些设备就是‘铁疙瘩’。”企业生产相关负责人唐明泽指着运转的机械,语气里满是感慨。

自动化生产线上,一粒粒油菜籽经过筛选、加工,逐渐蜕变为饱满的“中双18号”良种,工人们在流水线旁有条不紊地忙碌,打包好的良种整齐码放,等待发往各地。

党员服务队员们蹲在设备旁,手持检测仪仔细排查线路,时而与企业电工交流,时而在记录本上标注参数,为生产设备做“全面体检”。

“从项目规划时,供电公司就主动上门,帮我们规划用电方案,报装流程线上走,不到一周就通了电。”唐明泽说,眼下临近9月下旬的油菜播种期,企业正加班赶产,电力保障始终“在线”,让生产节奏丝毫不受影响。

产业扎根乡村,最暖是民心。何桥村村民王桂英正忙着给包装好的良种打包封袋,脸上笑意盈盈。“以前在家门口找不到正经活,只能出去打零工,现在每天步行十分钟到厂区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王桂英的话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

据了解,项目落地后优先聘用本地农民,目前已有1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后续企业还将通过土地流转,在村里打造千亩油菜良种基地,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又能参与田间管理,多份收入让日子更有奔头。

乡村振兴,电力为基。近年来,国网鄂州市华容区供电公司持续优化农村电网,升级供电设施,简化农业企业用电报装流程,推行“线上办、上门办”,让电力服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下一步,该公司还将针对油菜种植、加工全产业链用电需求,定制个性化供电方案,助力油菜产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深度融合,让“油”香飘满田野,让电力点亮更多农户的致富路,绘就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新画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华容:供电精准赋能油菜“育繁推”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