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许旷)“罗化民率领游击队在皂市一带积极开展抗日活动,极大地稳定了当地局势,保护了群众利益,壮大了抗日力量。”近日,天门市皂市镇文墩红色纪念馆,皂市文化馆馆长林静向前来参观的人员介绍罗化民烈士的事迹。
大家一边聆听解说,一边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资料,深入了解了文家墩战斗历史和革命烈士们的生前事迹。
罗化民,1905年出生于天门市皂市镇,中共党员,革命烈士。1929年起,他自发串联船工,多次为中共地下组织及贺龙领导的红三军运送粮食,为革命事业提供物资支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罗化民发起组织“民族抗日先锋队”,在当地掀起抗日救亡热潮。1938年,他在应城盐矿工作期间,担任矿区工会主任兼第五区区长,多次组织矿工开展反掠夺斗争,因此遭到日、伪、顽固分子的仇视,不幸被捕入狱,后经中共地下党组织营救脱险。
出狱后,罗化民被派往天门西与京山交界一带工作,先后担任天北联乡副主任和天京潜县游击大队参谋。他率游击队在皂市一带打击日伪驻军,惩治汉奸恶霸。1945年日寇投降,他受派前往皂市受降。
“爷爷深入敌人内部,向日伪军宣讲党的政策,分析形势,试图争取他们和平投诚。但日伪军死硬分子将他绑架,爷爷在狱中受尽酷刑,最终壮烈牺牲。面对敌人的枪口与酷刑,他从未有一丝退缩。”原皂市文化馆馆长、罗化民的孙子罗文华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门市人民政府分别在皂市和大悟城关为罗化民立碑纪念。2015年,罗化民被民政部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名单。2022年,罗化民革命烈士墓入选湖北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