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望淑玲)金秋时节,穿行于国有北风垭林场蚊子坪片区,参天林木之下别有洞天:云木香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黄连叶片泛着绿油油的光泽、黄精在泥土中悄然积蓄着能量……这片孕育着生机和希望的绿色宝库,正吟唱着一曲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政策引领,绿色发展有方向
2025年,林下经济首次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县委书记谭志军在县林业局调研督导座谈会上强调,除了守牢森林防火底线外还要发展林业产业,这是全县在未来富民强县的重要措施。
北风垭林场作为湖北省现代国有林场试点,在省、市、县多方政策的支持下,主动肩负起探索林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式的重任,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引,积极推动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科学规划,林下经济见成效
国有北风垭林场成立林下经济专项工作小组,因地制宜设计项目方案,深入林区,踏遍每一片林地,通过观察不同区域的林木密度、光照条件、坡度等因素,科学选定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区,以确保作物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不仅如此,工作小组还走访了县内多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请教当地有林下种植经验的专家,详细了解不同种类林下经济作物的属性差别和种植要点,并深入调研市场需求、价格走势以及加工潜力。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最终选定六种中药材和两种本地野生蔬菜,试种黄连10亩、白三七7亩、云木香20亩,淫羊藿、黄精、重楼各1亩,天蒜、天葱各10亩。
此次林下经济种植专门选用了两种本地蔬菜天葱和天蒜,旨在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土特产”的致富之路。目前,60亩林下经济作物已经全部种植完成。通过精心管护,各类作物长势喜人,成活率达到90%以上。
未来可期,生态经济双赢共荣
如今,这片“绿色试验田”已绽放出希望之花,预计3~5年完成采收后,总产值可达163.5万元,总利润约为70.53万元,项目可为当地农民提供30个就业岗位,帮助农户人均增收超5000元以上。更令人欣喜的是,国有北风垭林场的成功实践,为周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许多农户前来参观学习,林场成熟的技术经验和经营模式正在被广泛借鉴,带动了更多农户有信心、低风险地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项目的实施,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示范效益,也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林木为药材蔬菜提供生长环境,药材蔬菜的生长又促进了林地保湿固土,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种“林药模式”有效提高了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未来,国有北风垭林场将继续执生态之笔,绘发展新图,认真书写好林下经济这篇大文章,把五峰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