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东湖快语 | 便民服务有“时差”,民生福祉就会有“温差”

图片由AI生成。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近日,温州市岩坦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公示的服务时段内,12个窗口提前“打烊”,11时30分便空无一人,让办事群众“跑空趟”。当地镇政府回应,“确实有工作人员早走的情况,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已向科室下发加强上班秩序的通知。下一步会让纪委巡查,对上班时间不在岗的,工作人员记录后做处理。”

“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是政务服务窗口的宗旨。然而,一直以来,窗口开放时间和市民工作时间的重合,导致了“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供需矛盾,成为群众的烦心事。岩坦镇便民服务中心不到下班时间就提前“打烊”,无疑加大了便民服务的“时差”,不仅耗费了群众的时间和精力,更让他们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心中难免会产生不满和抱怨。

这种“时差”,根源在于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对工作的敬畏之心与对群众的关怀之情。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往往敷衍塞责、消极应对,既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也不能主动适应群众的生活节奏和办事习惯,难以提供贴心、高效的服务,导致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百姓对政务服务的期待,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让民生福祉出现“温差”。

值得欣慰的是,不少地方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立足群众办事规律,推出午间服务不断档、周末服务不打烊、晚间服务再延伸等创新举措,努力做到“人在岗、网不断、事能办、不打烊”,让群众当天事当天办,少跑腿、少操心,有效拉近了便民服务与群众需求之间的距离。这些成功经验证明,只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就能赢得群众的点赞和认可。

基层政务服务窗口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聚焦群众办事需求及关注重点,紧抓服务“时间差”,做到为民服务“不打烊”,优质服务“无阻挡”,让便民服务与群众需求“无缝贴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东湖快语 | 便民服务有“时差”,民生福祉就会有“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