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求是》杂志第12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收录了总书记关于为什么要制定中长期规划、怎样制定实施中长期规划等方面的16篇重要论述,对制定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编制高校“十五五”规划,要把握好方位、方向和方略,凸显“出生产力、出凝聚力、出战斗力”的要求。
科学规划出生产力。要以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坚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突出提升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要坚持整体布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强化规划的全局性和可操作性。高校要深刻把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新方向新关切,深刻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向新态势,深刻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坐标新要求,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统一的规律,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坚持宏观站位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前瞻性思考和可行性相结合,横向比较、纵向梳理,科学确立“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核心指标和落实举措,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民主规划出凝聚力。要以开放思维民主谋划“十五五”发展,坚持全员规划、民主规划、开放规划,突出提升工作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年规划编制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近日,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校要坚持开放编制规划,构建“自上而下统筹”与“自下而上反馈”的双向互动机制,贯通顶层设计“导航仪”与基层智慧“源头活水”,践行师生为本理念,坚持“学问多问计学者、育人多倾听师生、管服多问策基层”,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既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校友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要认真听取政府部门、合作单位、行业企业和关心关怀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编制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把编制规划过程作为凝聚智慧、凝聚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
统筹规划出战斗力。要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十五五”发展,坚持系统规划、统筹规划、落实规划,突出提升规划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要统筹协调与抓好落实相结合,既保证规划实施的协同性、一致性,又增强规划执行的可操作性和刚性约束力,推动规划从“纸面”走向“地面”,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高校要聚焦战略需求,校准规划方向,紧扣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要求,找准学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着眼点、立足点、着力点,高质量编制好规划,要善用教育强国战略的“指南针”、教育综合改革的“工具箱”、教育攻坚克难的“铁肩膀”,高效能实施好规划。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十五五”规划既是高质量的发展蓝图,也是高品质的改革答卷。“十五五”时期,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融创点,要着眼于把握大势、拥抱未来,立足于目标指引、问题导向,着力于守正创新、一体推进,以质图强、融创致新,加快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民族复兴伟业和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华东(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省社科联“文安平”网评团队成员)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