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竞恒、通讯员焦艳、何洋、石文思)“听不见,说不出!”在日常生活中,听障人群相较于普通人,需要面对更多困难,而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他们往往也只能通过动作表达,或向他人寻求帮忙才能实现报警。
为进一步关爱和服务于听障人士特殊群体,8月25日起,“武汉交警”微信平台上线“无障碍122报警”服务模块,为广大听障人士搭建起一条高效、安心的“绿色通道”。
关注特殊群体,服务暖升级
“在交通事故发生时,依赖语音方式的传统报警系统,往往不便于听障人士精准、及时地传递警情,从而影响交通事故现场的及时施救和处置。”武汉市公安交管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而事实上,听障群体并非‘不能报警’,而是‘缺少适合的报警方式’。”
2025年上半年,武汉交警与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联手,广泛采纳听障人士的操作建议,并经过前期多次测试和完善升级,最终形成了“文字化引导+后台专属保障”的解决方案,帮助听障人士真正实现“自主报警,便利沟通”。
规范流程引导,一键式搞定
该模块通过贴心的文字指引和人性化的设计布局,可快速指引听障人士走出“报警困境”。当听障人士在武汉市区内发生交通事故或需要相关求助时,只需搜索“武汉交警”微信公众号,点击“警民互动”菜单中的“无障碍122报警”服务,就能根据系统指引实现“一键式”报警。
第一步:实名认证
用户进入“无障碍122报警”功能模块后,根据系统提示进行人脸核验和身份识别,从而锁定“绿色通道”使用资格。
第二步 :信息提交
选择报警类型(事故类或求助类),标注现场人员受伤情况,并在系统引导下,完成如紧急联系人手机号及现场情况等重要信息的填报,系统提示“提交成功”即完成报警。
第三步 :后台反馈
用户完成报警后,交管部门122接警中心将第一时间收到该信息,同时工作人员将以文字回复形式主动联系报案人。
守护无声求助,优处快响应
据了解,“无障碍122报警”平台已对接专业地图系统,可实时获取报警人员位置,报警人员也能在系统引导下进行手动校准,方便后台第一时间调动距离报警地点最近的巡逻警力,从而减少路途耗时,令救助实施更精准、更及时、更高效;同时,平台采用“优先识别,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一旦平台收到标注有“听障用户”的报警信息,122接处警系统即刻触发“警报提示”,提醒接警人员第一时间关注,并按照“听障人员警情”处理流程跟进处理;而用户在等待接处警过程当中,可收到交管部门的主动联络,从而缓解报警人员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据了解,为进一步方便残疾人出行,去年至今年6月,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在全市33处试点路口,新增过街音响提示设备,方便引导视障人士过街,获得市民广泛好评。
下一步,武汉交警还将联手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持续开展特殊人群的交通安全宣传、相关便利功能的宣推活动,通过不断深化“互联网+警务”改革,让“无障碍服务”更完善,更贴合特殊群体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