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百余名记者将深入湖北多地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采访。当前,湖北以奋进之姿答出了“十四五”规划提前收官的亮眼成绩单,交出了一份经济稳健增长、社会和谐有序、创新活力迸发的时代答卷,画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荆楚大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新质生产力驱动增长曲线持续上扬。2025年上半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这一数据背后,是湖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定力——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全球首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晶圆在汉问世;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黑芝麻智能车规级芯片等项目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生命健康产业依托“中碳登”市场优势,碳配额成交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武汉作为湖北发展的“压舱石”,经济结构呈现“三足鼎立”新格局,光电子信息、软件、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民营经济的崛起更是为湖北经济增添了活力与韧性,“国企顶梁柱、民企生力军”的协同发展模式,让湖北经济在面对风险挑战时更具底气和信心。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让湖北在中部崛起中一马当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同频共振。在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同时,湖北始终将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放在重要位置,实现了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的同频共振。2025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6.51万人,高校毕业生留鄂就业创业连续三年突破40万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招聘需求同比增幅超150%,就业市场的繁荣,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也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湖北通过“1+7+N”政策体系培育新兴产业,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为企业减税降费、降低成本,这些务实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就业稳定。同时,湖北在社会治理方面也不断创新,优化政务服务,加强基层治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的提升,为湖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湖北的发展更具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
人才沃土孕育突破性成果。湖北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吸引和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孕育出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成果。湖北构建的“19条新政+3亿元专项经费+471个博士后平台”创新矩阵,以及“人才+项目+资本”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在武汉光谷,创新生态催生“热带雨林”效应,吸引了全球顶尖团队和创新资源,推动了技术合同成交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幅增长。创新生态的优化,让湖北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为湖北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中流击枻,奋楫者进。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湖北正以“支点建设”为战略牵引,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同等领域持续发力。相信湖北将继续保持昂扬的姿态,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成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奋进先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费皓(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