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东湖评论:风起江逐浪,月照楚天舒

8月2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这次活动既是对湖北经济的一次考察,也是分享成果、共享方法的一次机会。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经济总量跨过6万亿大关,经济增速也位于全国省份前列,这说明湖北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当下湖北大地处处洋溢着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干部干事创业的蓬勃活力,湖北作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引擎,不断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注入源源不断的经济动能。

构建新时代九州通衢,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湖北地处长江之腰,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省份。在水运方面,武汉依托长江水运优势,建成了长江中上游重要港口阳逻港,年吞吐集装箱达到238.1万标箱,同比增长3.5%,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在航空运输方面,鄂州建设了亚洲首个,中国唯一的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极大地拉近了湖北与世界的距离,成为拉动湖北经济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也是华中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在国内和国际的航线数量均在全国前列。在铁路运输方面,以武汉为中心,“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建成,成为中国高铁的心脏,不仅为湖北人民的出行带来方便,也为湖北的人才流入,货物运输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未来的湖北要站稳九州通衢的交通优势,坚持双向开放,继续拓宽湖北经济的发展空间。

构建新时代人才强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湖北是科教大省,人才大省,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近百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科研院所,在校大学生数量超百万,人才储备和科研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作为人才大省更进一步加快“产学研”融合是高校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打通人才、高校和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不二法则。一方面,湖北打造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获批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它不仅是产业园区,更是探索“产学研”融合的政策试验田,在这里,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场地、法律、市场等全方面服务。另一方面,湖北积极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与华中科技大学深度融合,孵化了一大批从高校走出来的科技企业。未来的湖北要发挥好科教创新的人才优势,继续为湖北的经济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构建新时代产业强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湖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一,奠定了其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如何走好转型之路,湖北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一方面,通过对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使企业跟紧时代步伐,鄂城钢铁转型为国家旅游景区式的绿色工厂,是湖北在传统产业转型上做出的巨大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新兴产业,挖掘经济的增长点。华星光电、长江存储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落户湖北,也使得光电芯片产业链逐步完善,这一新兴的产业集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成长的国内领先企业,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努力,更是湖北长期持续的政策扶持与市场培育的体现。未来的湖北要继续扩大产业优势,持续不断地为湖北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湖北经济澎湃动能的背后是一部传统与现代交织、战略和实干相结合的宏伟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凭借着雄厚的产业根基、强大的科创能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湖北不仅稳住了战略支点的地位,更以锐不可当之势,迈入更高质量的发展征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许贺(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前进街道)

责编:袁莉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东湖评论:风起江逐浪,月照楚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