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张扬 通讯员许学玲)8月26日,坐落于武汉市乌龙泉街道勤劳村的普生·人文村落宣布启动,普生·达芬奇美术馆也揭开帷幕。武汉普生制药及旗下普生创艺园将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原作送至乡村,实现了高层次艺术资源与乡村社区的直接对接。
作为“毕加索·叶建新中西文明艺术展”乡村振兴巡展的重要一环,本次展览精选了毕加索的陶瓷原作《猫头鹰》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叶建新创作的《水墨琉璃》两件代表性作品。展览位于普生·达芬奇美术馆内,西方现代艺术巨匠与中国传统艺术大师的作品在中国乡村田间地头“握手”。
展览核心聚焦于毕加索与叶建新两位艺术大师的对话,呈现了抽象表现主义与东方传统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毕加索的作品展现了他从具象到抽象、从色彩到结构的艺术探索,传递出“艺术永远年轻”的创作精神;叶建新则通过将传统水墨与陶瓷、琉璃等媒介结合,开创了“水墨琉璃”这一全新艺术品类,拓展了中国琉璃艺术的表现形式。
普生·人文村落负责人、本次展览策展人刘浏表示:“把毕加索作品请进村,是为了助力村民提高文化素养。我们希望通过‘文明对话’这一主题,打破时空限制,让中西艺术在乡村交相辉映。”
展览吸引了当地村民的浓厚兴趣和热烈反响。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道勤劳村村民张爹爹在观看展览后感慨道:“以前只听电视上说过毕加索,没想到现在能在家门口看到真迹。孙子看了之后,还嚷着要回去捏个猫头鹰。”
“艺术不是高岭之花,而是乡村振兴的芯片。”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普生·达芬奇美术馆馆长叶加贝表示,“普生·人文村落&普生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项目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文化与思想的重塑。项目借鉴文艺复兴“人的觉醒”精神,探索艺术、科技与商业三维赋能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计划邀请科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成为荣誉村民,共同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目前,普生·人文村落项目已建成艺术家塔、科学家塔和企业家塔三座精神地标塔楼,旨在汇聚人才资源,推动艺术创作、科技创新与商业投资协同发展。
在开幕式上,艺术大师叶建新、医学专家肖梅主任、考古专家院文清研究员和企业家江毅先生被授予“荣誉村民”称号,成为首批入驻普生·人文村落的新村民,同时被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道聘为“乡村振兴公益大使”。这批“新村民”将共同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探索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