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王琼 李璟玚 实习生 文新颖
8月15日,武汉光谷生物城联影武汉总部基地展厅,联影集团子公司联影智融自主研发、业界首创的“uInterv C550经皮介入手术机器人”,正在进行经皮介入穿刺手术演示。
这款在今年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创新产品,开启了CT经皮介入手术“边看边穿”的精准时代。
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的帮助下,将穿刺针、消融针等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处理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肺部、肝部等肿瘤疾病的治疗。
然而,在传统经皮介入手术中,医生只能根据术前扫描的CT影像进行盲穿,或者穿针一点就再扫描一次CT,确认位置后再进针,需要反复调整。但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心跳以及其他不自主运动,都可能会导致肿瘤发生位移,影响穿刺精度和治疗效果。
“uInterv C550经皮介入手术机器人”破解了这一难题。它将患者的CT动态影像,实时传输到隔壁操作间的屏幕上。医生无需进入手术室,在操作间就能清晰观察患者体内肿瘤位置的变化、穿刺针的实时走向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医生通过操作手柄远程控制机械臂,可实现亚毫米级(精度接近头发丝粗细)的精准运动,引导穿刺针直达目标。
“实现了CT透视下引导穿刺针在体内运行,一目了然,基本不需要反复调针,我们这边做了100多例,目前成功率1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放射科教授王南说。
数据显示,该技术使CT经皮介入手术并发症降低30%,患者辐射剂量减少56%。过去一些风险高、靠近心脏等关键器官的肿瘤,医生因担心“盲穿”而不敢轻易手术,现在借助全程可视化的技术,也成为了可能。
这项业界首创技术的诞生并非易事。“研发过程中,最难的挑战在于没有前路可循。”联影智融放射介入产品负责人毛毅君说,团队进行了上万次的穿刺实验,例如在不同动物身上反复测试机械臂的力反馈参数,模拟最接近人手操作的真实触感,一步步攻克技术难题。
武汉丰富的科研医疗资源,为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帮助。“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实验室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武汉同济医院的临床专家持续反馈临床需求与建议,为研发提供思路。”毛毅君说。
据悉,该项目获得了武汉市“揭榜挂帅”科技重大专项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于今年初入选武汉市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产品。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也加速了产品的注册审批与上市。目前,这款实时可视化介入机器人已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国内医院投入临床应用。
依托协同攻关、政府助力,联影集团在湖北的产业版图越来越大,已累计研发业界首创装备十多个,获得授权专利1200余件。“我们会奋力推进高端医疗装备在鄂的布局发展,构建医工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联影智融副总裁谢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