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委书记 孙辄
近年来,大冶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七大战略”部署要求、黄石市委“六大行动”工作安排,抬升标杆、勇争一流,紧盯“湖北领先、中部前列、百强上游”,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奋进50强。全国县域百强排名进位至第53位,实现3年3进位,县域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聚力工业振兴,挺起产业“硬脊梁”。高举科创引领工业振兴大旗,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完善出台新“科技18条”,每年统筹1亿元奖补资金精准滴灌技改创新,为构建“3+2+X”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坚持稳链固链、补链延链、兴链强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加速发动机、内外饰、轮毂等布局延伸,集聚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35家、产值突破200亿元,正朝着打造湖北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中活跃的生力军奋进。获批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1个,荣膺全国新型工业化标杆县。绿色转型步履铿锵,大冶湖高新区获批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入选首批省级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全省首个国家级氢能项目加快推进,制氢工厂成功出氢、综合能源站建成投用,氢能科创园、岩洞储氢技术科研中试等子项目即将竣工,“制储加用”全链条起势,加速向全国清洁能源低碳应用示范基地迈进。
聚力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强引擎”。坚持以改革破题、试点探路,年均承担国家、省级改革试点10项以上,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国家养老服务体系试点县市,改革“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冶好办”服务品牌,16项改革事项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省第7。建成全省首个县域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顺利获批国家级营商环境监测站,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加速融圈入群步伐,武汉都市圈县(市、区)融入武汉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和产业协同发展指数双双位居全省县市榜首。
聚力城乡融合,绘就共富“实景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连续3年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等次,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合评定为“好”等次,成功跻身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1年位居全省县市首位。镇域经济争先出彩,3个乡镇入选全国“千强”、中部“百强”。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壮大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水产五大富民产业,殷祖白茶、黄金湖甲鱼生产基地入选全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名单。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冶入选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创建单位。
聚力文化创新,擦亮城市“金名片”。统筹推进文明兴市、文化强市、文旅活市,加快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申遗,推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文化旅游区成功创4A,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世界矿冶文化名城、华夏青铜文明圣地”的品牌愈发响亮。成立鄂王城遗址保护中心,推动鄂文化、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蝉联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新风浸润城乡。全域旅游蓬勃兴起,文旅体商深度融合,“冶马”、龙舟赛、铜都消费季等活动精彩纷呈,大冶成功入选全国“2025旅游名城创新发展案例”。
展望未来,大冶将保持拼抢实、跨越千亿市、当好排头兵,努力书写支点建设县域答卷,以一域之光为全省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