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施慧丽)盛夏时节,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双溪中心小学的校园内,一场持续21天的“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武汉文理学院“普恩志愿服务队”以70余名乡村儿童为核心,通过知识传递、科技启蒙与法治护航,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书写了一段校地协同的温暖故事。
身心安全并重,筑牢成长防护网
针对乡村儿童安全意识薄弱现状,志愿服务队将“生命教育”作为每日课程重点。通过防溺水情景模拟、火灾逃生演练、触电急救实操等沉浸式教学,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了多个实用技能,折射出了安全教育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此外,“幸福与健康”系列专题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帮助孩子们疏解了心理压力,构建了积极心态。
科技赋能教育,点亮乡村创新梦
志愿服务队突破传统课堂模式,引入无人机操控、智能小车编程等前沿科技课程。志愿者手把手教学,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人工智能的脉搏。美术课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梦想;体育课上,孩子们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科技与艺术在乡土课堂中碰撞出创新火花。
校际联动聚力,共探数字乡村路
活动期间,湖北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大学—贵州税务”研究生工作站党支部与“普恩志愿服务队”展开深度交流。双方围绕“数智技术赋能农业产业发展”主题,分享数字智能技术在农产品的应用案例,探讨了智慧农业落地可能性。这场跨校际、跨领域的对话,为乡村振兴构建了开放式的智力支持网络。
法治宣传浸润,倾注文化新活力
咸宁市检察院检察官带来的“预防校园霸凌”宣传引发强烈共鸣。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普及了校园霸凌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孩子们不仅学会识别“隐形霸凌”,更懂得“法律是保护自己的铠甲”,此项活动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此外,服务队向“农家书屋”捐赠300余册图书,涵盖农业技术、科普百科等类别,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科普助力社区,共享科技新成果
“普恩志愿服务队”与“湖北省科学技术馆科学技术志愿服务队”联合开展了“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共享科技魅力”活动。通过展示机器犬表演、科学实验等互动项目,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在探索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
青春实践结果,长效机制启新篇
这场持续21天的志愿行动,志愿者们用青春与汗水首次实现了校际党支部乡村振兴主题联学、首次构建“志愿服务+科技馆+检察院”的协同模式,将“爱心托管”展现得既用心又专业,不仅让孩童对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赞誉。当无人机课程激发的科技梦想与田间地头的农作物种植产生化学反应,当法治教育培育的规则意识与乡风文明建设同频共振,这场青春实践已超越教育帮扶范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多维注脚。
以教育为支点,撬动科技、文化、法治资源下沉;以志愿精神为纽带,构建高校、政府、社会的协同网络。武汉文理学院“普恩志愿服务队”的实践证明,当青春力量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将绽放出更多七彩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