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摊压机群施工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通讯员 冯仕杰 刘若梅
开栏的话
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新时代,智能建造正成为重塑建筑业格局的核心引擎。
今日起,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推出“智造赋能 建功支点”专栏。我们将深入建设一线,解码智能建造的“湖北方案”;聚焦标杆项目,展现数字赋能的硬核实力;对话行业先锋,记录建造革命的创新实践。敬请关注!
无需人工驾驶,精准协同作业!日前,一组无人驾驶的摊铺机、压路机于50摄氏度的地面高温下,在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高家墩大桥段路面上精准作业的场景,成为荆楚大地上一道充满未来感的风景,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连接武汉新洲区和鄂州华容区,线路全长约35公里,是武汉城市圈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120公里。此次路面摊铺主线长达33.61公里,将全部采用沥青路面无人摊压机群施工。
“最强大脑”指挥施工
这支“军团”由1台无人摊铺机、7台无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及控制终端组成,绝非简单机械组合,而是拥有“最强大脑”的智能体。它集成了五大核心模块——
“千里眼”感知模块:融合高精度北斗定位、惯性导航与障碍物识别技术,实时感知环境;“指挥官”决策模块:智能规划最优行驶与作业路径;“神经网络”通信模块:通过局域网确保机群指令畅通、协同无间;“精准执行者”控制模块:精确控制行驶、转向及摊铺碾压动作;“云端监护者”监测模块:后台实时监控全场作业状态与设备健康。
“毫米级”超高精度作业
依托这套智能系统,机群实现了“毫米级” 超高精度作业,如同在道路上跳一支精密的“机械芭蕾”。更智能的是,系统通过智能管控平台构建了“温度场”和“碾压模型”,能动态感知、智能决策、闭环调节:根据实时工况,自动优化调整碾压遍数、振动频率与幅度。结合边沿服务器与大数据中心,实现施工进展与各作业设备全过程的状态监控与参数动态优化。
据介绍,沥青路面“无人机群”摊铺施工,具有质量高、效率高、更安全的优势,相较传统工艺施工效率提高25%。同时,作业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操作人员无需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安全风险大幅降低。
据悉,该项目坚持创新引领,还建成了智慧梁场,推动箱梁预制全过程自动化生产、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相较传统梁场在提质、增效、降耗、环保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和提升,可实现每条生产线日产1片梁。
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对于优化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路网结构、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