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艾德雄 王满 王巧 吴国星)今年上半年,保康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6.41亿元,同比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49.8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7%,外资外贸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这几天,在保康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萃取茶叶素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经过高温蒸煮、喷雾干燥、沸腾制粒等五六道复杂工艺,一片茶叶变身高浓度原萃液或颗粒。
“我们现在正在生产的是茶叶原萃液,要发往马来西亚,一个货柜装20吨左右,价值约160万元。”包装车间里,工人师傅对刚刚下线还冒着热气的原萃液进行包装,这批产品将在7月底前发往国外。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叶素等,提取的原萃液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独特的保健、药用价值。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茶叶通过萃取后,提升了附加值,效益可观。
该公司2023年底投入生产,每年可消化1500吨茶叶,可萃取茶叶素700吨,产品主要出口到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
“今年上半年出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我们只出口了290吨左右的量,创汇接近300万美元。”保康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宦庭发说。
针对部分外贸企业出现订单下滑、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情况,保康县商务、税务、科经等部门深入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商务部门在冷库建设上给予了三四十万元的政策扶持,税务部门及时给我们传递相关税收政策,积极帮我们退税,对我们的流动资金和生产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宦庭发说。
今年上半年,保康按照“稳总量、拓增量、优结构、强服务”工作要求,在“抓大”“促小”“育新”上下功夫,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手抓。一方面,对已经落地的外向型企业,当好“店小二”,一对一驻厂服务,“一企一策”精准指导,实现惠企政策“一步到位”;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省内外产品展示会、交流会、洽谈会,引进、培育新型外资外贸主体,为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寻找新的切入点、突破点。
“我们持续加大外资外贸服务包保力度,积极提供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助力生产型外贸企业拓展海外销售渠道。今年上半年,我县直接利用外资已经完成了襄阳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保康县商务局局长张靖说。
今年上半年,保康新引进外向型生产企业9家,培育“限上”商贸企业28家,外贸进出口完成6.4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