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中遇到陷阱,维权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等待、繁复程序、举证艰辛……维权成本的高企,往往令消费者在疲惫中无奈放弃。荆门市东宝区推出“先行赔付”制度,让消费者吃下放心消费的“定心丸”。
东宝区以“先行赔付”制度切入消费维权痛点,巧妙重构了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商户预存保证金,一旦发生纠纷,经市场监管部门核实后,消费者即可快速获得赔付。这一制度以“政府公信力背书+资金先行垫付”,将消费者从漫长维权等待与高昂成本中解放,使维权之路从“望不到头”变为“立竿见影”;同时,颠覆传统“被动受理投诉”模式,通过保证金机制将监管压力前置,迫使商户时刻绷紧“诚信经营”之弦;另外,“先行赔付”还构建起“商户信用—资金担保—快速赔付”闭环,让诚信价值在市场中得以具象化流通。这恰如以“一针”刺破维权“堵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为经济生态大手术提供了精准切口。
“先行赔付”之“小”,其意义远不止于解决个体纠纷。当消费者对维权效率与结果充满信心,“敢消费”“愿消费”的热情必将被点燃。这种消费信心的复苏,正是市场活力最宝贵的源泉。当“诚信”直接关联商户真金白银的保证金,便不再是抽象的道德约束,而化为商户必须精心维护的核心资产。这种“信用有价”的机制,强力倒逼商户将诚信内化为经营本能,从而驱动市场从“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转向“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生态。消费维权这一“小切口”的缝合,实则是在为经济血脉进行一次疏通淤塞、激活生机的大手术。
“先行赔付”制度背后,更闪耀着治理思维从“管”到“治”的深刻跃升。市场监管不再依赖运动式执法或空洞的道德宣教,而是以“保证金”为杠杆,巧妙撬动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让商户主动成为诚信的维护者。这种“善治”思维,正是“刀刃向内”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生动体现。从“全能管理者”向“规则制定者”与“服务保障者”的精准转型。政府以制度之手搭建公平舞台,市场主体在清晰规则下展开竞争,消费者权益得以有力托底,三方共赢的和谐图景就此铺展,这也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深度契合。
经济生态的良性重构,往往始于这些聚焦痛点、机制创新的务实探索。东宝区“先行赔付”的制度创新,以维权“小切口”为刃,精准切入阻碍消费活力与市场诚信的深层病灶。此类切口虽小却力道精深的“手术”,对于提振消费、优化营商环境的价值弥足珍贵。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彭迎兵(荆门市东宝区委宣传部)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