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湖北各地各部门一体推进学查改,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黄冈市团风县对978名村(社区)干部进行“过筛体检”,让“躺平、假忙、占便宜”的村干部靠边站;襄阳市樊城区以“三级书记大接访”为载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多年“断头”路……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街头巷尾到商圈楼宇,实干之风扑面,奋进之能涌动。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服务群众消极应付、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都是作风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听民声、察民情中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将作风建设新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需要抓实开门教育,真开门、善开门,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办好民生实事,赢得群众认可。
真开门,不搞形式主义。群众有没有参与感很能检验学习教育是否真开门。真开门,主打一个真诚,不能害怕群众监督、逆耳之言。口号喊得震天响,形式搞得热热闹闹,却在群众参与、群众监督上走过场,只有收集意见的“上文”,没有解决问题的“下文”,就会将所开之门变成旋转门、玻璃门,最终伤害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真开门,关键是避免开形式之门、虚假之门、无用之门,真正开纳谏之门、集智之门、惠民之门。
善开门,不搞主观主义。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服务群众千万条,归根结底要落在办成事上。善开门,重在以实打实的举措,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将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上。善开门,既要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也要提升为民服务本领,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也要有干活的金刚钻,通过掌握丰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从“自我感觉良好”中走出来,用实绩请群众阅卷。
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心里装着百姓,秉持正确的政绩观,行动上就会与群众走得近,就会始终把群众利益置于优先位置。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倾听为起点,以实干为路径,以解决为落点,切实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以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