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毛蓉)近日,“2025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组委会传来捷报,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传播学专业2025届毕业生许小雪、梁青青、颜星星、郑仑共同创作的优秀毕业设计微纪录片作品《缰》,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5届毕业生罗杨阳、苏心月的包装设计类作品《盘锦特产天然果脯》荣获国赛一等奖。
微纪录片《缰》聚焦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嵯岗镇一个四代戍边的牧民家族。创作团队巧妙选取缰绳作为核心意象,通过10岁“小护边员”朵朵跟随父亲础鲁骑马巡边时紧握祖传缰绳的细节,生动诠释了北疆儿女代代相传的戍边精神。影片以精炼的镜头语言,真实记录了础鲁一家以草原为家、以马背为伴的生活,深刻展现了边疆守护者的家国情怀。
优秀作品的诞生,往往凝聚着创作者不为人知的艰辛。《缰》的创作团队11月深入内蒙古边境草原,克服日均零下18摄氏度的寒冷天气和7级大风的恶劣条件坚持拍摄,用冻僵的手指一次次按下快门,记录下那份来自草原的温情。创作团队在导师毛蓉副教授的指导下,秉持匠心,从选题策划到实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对影片的色调、配音和旁白等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使得最终的作品不仅完美呈现了创作团队的构思立意,更细腻刻画了护边员群体和生态保护者们丰盈的内心世界。
而在本届以“盘锦礼物”为主题的专项赛中,《盘锦特产天然果脯》作品选用了盘锦特色果脯作为主要设计元素,颜色上采用盘锦特有的金稻田、红海滩、绿芦苇、蓝海洋为主色调展示,颜色纯度较高,十分吸睛。创作团队在导师刘佳琪讲师的指导下,以“四时盘锦”为叙事轴,从选题策划、芦苇荡与红海滩的采样,到捕捉果脯晶莹纹理,再到后期逐帧校准金稻、碱蓬、苇绿、海蓝四色,并对包装插画、字体压纹与哑光覆膜反复打样,每个环节皆精益求精,这份匠心让最终画面既精准还原了地域风物,又细腻铺陈了果香与湿地共鸣的意境。
这些获奖作品,不仅是青年学子用专业致敬平凡英雄、以行动践行家国担当的生动注脚,更是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在育人实践中对“扎根大地、精研细作”理念的深耕。
据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吴聪教授介绍,人文艺术学院是在全省较早进行毕业论文改革的院校之一。将“让作品从生活里长出来”作为核心理念,鼓励学生跳出课堂藩篱,为学生提供跨地域实践支持,让专业学习与大地肌理紧密相连。学院构建的“双师型”导师梯队,从选题阶段的实地调研指导,到创作过程中的技术攻坚,再到成品呈现的细节校准,导师们全程陪伴学生啃下“硬骨头”,确保每一件作品兼具思想高度与艺术品质。“手把手传艺、心贴心育人”,也让学生在与大地对话、与生活碰撞中,自然生长出家国情怀与专业底气。这些在实践中淬炼出的作品,也屡次在教育部高水平专业赛事中获得殊荣。既展现了青年学子用镜头与画笔记录时代的能力,更印证了学院“让每一份创作都有泥土芬芳、有工匠温度”的育人成效。
据悉,“2025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发起的国际设计交流活动,旨在通过米兰设计周这一全球顶级平台,展示中国高校设计学科的教学成果与创新实践,推动中外设计教育的深度对话与合作。该赛事自2020年起已连续5年位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单,作为体现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