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多部门联动给城市降噪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通讯员 刘琼艳 魏云

7月15日,潜江市民刘先生再次见到前来回访的噪声综合执法组成员时,他的眉头不再紧锁:“不吵了,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

刘先生住在潜江市园林街道一老旧小区,此前,因楼上不分白天黑夜地装修施工,他不堪其扰,天天打电话投诉,跟楼上邻居闹得很僵。

“执法人员来了好几次,物业也积极协调,经商量装修时间在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半到5点半,双休、节假日时间静音施工,噪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刘先生说。

对于楼上邻居的转变,刘先生很感动。但他可能不知道,转变的背后,是潜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组织建筑施工企业、物业公司联合行动,明确建立装修准入报备制度,要求建筑施工、装修项目严格遵守施工时间,最大限度避免噪声扰民。

不仅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也悄悄“静”下来。

潜江市中心医院项目工地,挖掘机作业声低沉,混凝土搅拌车缓行无声,电子屏上显示,噪声在70分贝以下。“我们对城区50个在建项目划定责任,从施工时间到降噪设备,全流程严管。”潜江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副局长陈军说。

在南门河游园里,广场舞也撕下“扰民”标签。舞队主动远离居民楼,将音箱调转方向,让乐声消散在葱郁林间。领队王阿姨感慨:“换场地、降音量后,再没被投诉,大家都跳得安心。”

街头餐饮娱乐场所也悄然“降噪”。7月15日晚上9点,胡记烧烤店内,老板徐联海穿梭席间,轻声提醒顾客:“小声些,别扰了街坊。”碰杯谈笑声,都化作温和私语。

紫月湖公园的露天KTV曾是噪声“重灾区”。执法人员联合网格员,为经营业主送上隔音棚、隔音罩等设备。“用上设备不影响生意,还不扰民,当然配合。”一位经营业主说。

噪声污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已逐渐成为环境问题中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一环。今年来,潜江多部门联动,重点整治广场舞、餐饮娱乐、建筑施工和室内装修、露天KTV等四类噪声扰民问题,全力守护公众“安静权”。

相关部门在城市重点区域布设智能监测点,实时采集数据,依托AI技术精准溯源、快速预警。一旦噪声超标,系统即刻向责任部门推送信息,实现快速响应。“物联网+大数据”的噪声监测网络,让治理更高效。

以社区、物业、建筑公司、行业协会、职能部门、防控专班为依托,构建六级噪声防控网络。社区通过微信群科普、发放手册、举办讲座等方式,提升市民对噪声污染的认识;退休教师组成“银发监督队”,开展日常巡逻劝导;商户主动安装隔音设备、调整营业时间,居民利用“随手拍”举报问题,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5月,该市收到的噪声污染类投诉相较去年同期减少35.6%,其中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相关投诉量大幅减少,城市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多部门联动给城市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