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用脚步丈量三大精神图谱,这堂思政课铸牢青春信仰根基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倩倩、通讯员李静云、实习生李弘婕)7月3日,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行走的思政课”。一支由党员教师、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共27人组成的研学队伍,以“党带团带队”的组织形式,先后前往武汉防汛陈列展、武汉防汛纪念碑和横渡长江博物馆,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抗洪精神、大别山精神与抗疫精神的磅礴伟力,筑牢信仰根基。

在武汉防汛陈列展现场,该校团委书记李梦婷以“铭记抗洪历史,弘扬奋斗精神”为主题深情开讲。她从1931年洪水之殇的历史教训,回溯到1954年在党的领导下首次战胜29.73米超高水位的伟大胜利,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聚焦1998年抗洪的核心展区,16名党员签名的“誓与大堤共存亡”“生死牌”原件,以及当年全市涌现的2000余块“生死牌”,筑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这些珍贵史料,生动揭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内核,彰显了共产党人无畏的担当与贡献。

怀着崇敬的心情,研学队伍移步武汉防汛纪念碑。历史教师苏鑫鼎现场细致解析了纪念碑“军民携手抗洪”浮雕的深刻寓意,并将其与大别山精神谱系中的“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内涵紧密串联。全体成员肃立,手持菊花,向在历次抗洪斗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敬献鲜花,寄托哀思。

随后,师生步行至横渡长江博物馆。学生代表祝晴朗以父亲参与抗疫的亲身经历为引,动情讲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广东惠州干警援汉30天,挤在简易宿舍昼夜转运病患,面罩勒痕与汗水浸透的防护服成为担当的勋章;火神山医院10昼夜建成、4.26万医务人员八方驰援等壮举,深刻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祝晴朗向同龄人发出“把抗疫精神刻进骨子里”的倡议,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教育工作者。

在馆内,苏鑫鼎老师进一步阐释了大别山精神的具体内涵与精神支撑,弘扬了共产党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的崇高气魄。他强调,历久弥新的大别山精神,至今仍是激励人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新时代的辉煌篇章需要由新青年携手铸就。

“从抗洪斗争中的‘生死牌’到抗疫战场上的‘逆行背影’,从大别山的红旗漫卷到新时代的青春誓言,这是一堂跨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思政大课。”该校党委书记朱非表示,期望全体参与者深刻体悟三大精神,熔铸信仰之基,锤炼团队协作能力,并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克服教育教学困难、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强大动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用脚步丈量三大精神图谱,这堂思政课铸牢青春信仰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