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资讯网 海纳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

2月6日晚,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黄老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作为老一辈中国科学家,他亲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深知落后就要挨打,更懂得深海铸剑不仅事关国家安全,更关乎国家尊严。他为国“深潜”三十载,与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人员一道白手起家、潜心钻研,突破技术封锁,攻克重重难关,铸就大国重器,实现了当年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他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见证了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与光辉岁月。

家与国,他看重。“对国家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黄老用一生诠释的家国深意。为了海疆、为了国家,三十载春秋不能与父母亲人相见,若非有强大的定力、坚定的信仰、奉献的精神是办不到的。父亲离世时,因为工作的绝密性,他无法送父亲最后一程。黄老直到耄耋之年,仍然感慨这辈子对父母亏欠太多。他把母亲的一件遗物——围巾留在身边,每到冬天都会戴身上。谁人不爱父母兄弟?把对亲人的眷念、对亲情的珍视深藏在心底,只为承担更大的使命、履行更神圣的职责。

名与利,他淡然。黄老获得共和国勋章时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属于核潜艇战线的每一个成员”。他一生低调谦逊,勤俭朴实。他常说,不要称他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这是核潜艇科研人员共同的事业。他和核潜艇科研人员一起,以奋斗、牺牲、奉献,为中国人撑起腰板。他将获得的奖金捐献于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始终关心支持国家科技发展。他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什么是高尚情怀和人格魅力。

何谓脊梁?就是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国家的需要出发,尽己所能、尽心竭力。何谓脊梁?就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坚定心中理想信念,任何困难都压不垮、打不倒。何谓脊梁?就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开拓创新。

从一穷二白中走来,中国核潜艇研制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也是中国发展的缩影。今天,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防实力显著提高,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强。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中国的科研工作者矢志奋斗,有一代又一代的共和国建设者不懈努力。在更多的领域、更广阔的战线,有着千千万万的国之脊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滚滚向前。

在历史的洪流中,科技始终是国与国之间重要的较力场。今天,科技创新的速度愈发迅猛,技术变革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席卷全球。在当下、在未来,我们还面临激烈的竞争,这需要我们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用沉潜的心境、昂扬的斗志,敢打敢拼,打破更多的0,创造更多的1和N,传扬不朽精神,续写光辉事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海纳资讯网 » 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